兵法论坛
留言 簿
《用间篇》第十三
  
 
首页\ 第二讲“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全争与天下”
四、用间--论用间的意义、类别及其要诀《用间篇》第十三
    四、用间--论用间的意义、类别及其要诀《用间篇》第十三
    解题:
    古文"间"通作"?"。《说文·?部》:"?,隙也。从?,从月,会意。"夜里把两扇门闭了,月光从两扇门中间的缝儿里透入,这门缝儿就叫做?。引申其义,把一切空隙都叫做间。文言文把乘隙侦察敌情,或离间敌人的人员叫做"间",口语叫做"间谍",也叫做"探子","用",是使用。"用间",就是使用间谍。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文内均把"?"改为"间"。"用间篇第十三"用今语译出,就是--论用间的意义、类别及其要诀。
    要旨:
    战争一事,计划和用间贯彻始终,而且互为关联。没有具体的计划,就不能正确使用间谍;没有真实的情报,计划也无从建立。本篇先提示计划,后讨论用间的原故,用意在于说明不先求自治,纵使能深悉敌情,也不能巧乘其弊。李 筌(quan)说得好:"《孙子》论兵,始于计而终于间者,盖不以攻为主。为将者,可不慎之哉。"人们如果想不战而胜,那就只有以计胜敌,以间侦敌,才能达此目的。这是兵机,务宜细参。
    用间侦敌,虽不必事事正确,但舍此又实无获得敌情的方法,所以,战争要取得胜利,一定要先知敌情,才能作适当的对策。要先知敌情,非有负专责的人员从事侦察工作不可。因为对敌人力量的调查,不象对自己力量检查的容易。必须在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不断的精密侦察,到战时才能有可靠的依据。本篇即为应此需要,首先讲明用间的意义、类别及其法则。次论反间在五间中所占枢轴地位。末复强调任用上智为间谍,一定能成大功。
    读法:
    本篇宜分五段读:从"凡兴师十万"起,到"知敌情者也"止,为第一段,论用间的意义和作用。从"故用间有五"起,到"生间者,反报也"止,为第二段,论间谍的种类及其性质。从"故三军之事"起,到"间与所告者皆死"止,为第三段,论用间的秘诀和纪律。从"凡军之所欲击"起,到"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止,为第四段,论用间察敌的方法和反间的重要性。从"昔殷之兴也"起,到"三军之所恃而动也"止,为第五段,论用上智为间必成大功。固举伊吕为证,以结全篇。
一论用间的意义和作用
    【原 文】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金宝,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注 释】
    (1) 奉:同"俸",指军费开支。
    (2) 内外骚动:指举国上下混乱不安,内外,前方、后方的通称。
    (3) 怠于道路:怠,疲惫、疲劳,此言百姓因辗转运输而疲于道路。
    (4) 操事:指操作农事。
    (5) 七十万家:比喻兵事对正常农事的影响之大。
    (6) 相守数年:相守,指相持、对峙。相守数年即相持多年。
    (7) 而爱爵禄百金:而,如果;爱,吝惜、吝啬。意指吝啬爵位、俸禄和金钱而不肯重用间谍。
    (8) 非人之将:不懂用间谍执行特殊任务的将领,不是领导部队的好将领。非人,不懂得用人(间谍)。
    (9) 非胜之主:不是能打胜仗的好国君。主,君主,国君。
    (10) 动而胜之:动,行动,举动,这里指出兵。句意为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
    (11) 先知:指事先侦知敌情。
    (12) 不可取于鬼神:指不可以通过用祈祷、祭礼鬼神和占卜等方法去救知知情。
    (13) 不可象于事:象,类比,比拟。事,事情。意为不可用与其他事情类比的方法去求知敌情。
    (14) 不可验于度:指不能用征验日月星辰运行位置的办法去求知敌情。验,应验,验证。度,度数,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位置)。
    今译
    大抵起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全国内外骚动,农民因转饷运械,以致疲于道路,不得耕稼的,就有七十万家,这样,双方相持了几年,斗争取最后一天的胜利,却因吝惜爵禄金宝,(不肯注力于用间,以致不明敌情,动辄失败,〕这就是最不仁慈的人,就不是人民的统帅,就不是国君的辅佐,也就不是胜利的主宰。
    说到英明的国君、贤良的统帅,其所以发动战争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的,就因为先了解办敌情。要先了解敌情,不可用向鬼神祈祷的方法去取得,不可用相似的事件比类以求,不可用机械的度数去推验得知,必须从知道敌情的人汇报中去取得。--论用间的意义和作用。
二论间谍的种类及其性质
    【原 文】
    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为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KUANG)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生间者,反报也。
    【注 释】
    (1) 因间:间谍的一种,即本篇下文所说的"乡间"。即依赖与敌人的乡亲关系,获取情报,或利用与敌军官兵的同乡关系,打入敌营从事间谍活动,获取情报。
    (2)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此言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法摸清我军的行动规律。道,规律,途径。
(    3) 神纪:神妙莫测之道。纪,道。
    (4) 人君之宝:宝,法宝。句意为"神纪"是国君制胜的法宝。
    (5) 因其乡人而用之:指利用敌国将领之同乡关系作间谍。因,根据,引导为利用。
    (6) 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官人,指敌方的官吏。句意为:所谓内间,就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为间谍。
    (7)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所谓反间,就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
    (8) 为诳事于外:诳,欺骗、瞒惑。此句意为故意向外散布虚假情况,用以欺骗、迷惑敌人。
    (9) 令吾知之,而传于敌间也:意思是让我方间谍了解自己故意散布的假情报并传给敌方间谍,诱使敌人上当受骗。在这种情况下,事发之后,我言间谍往往难免一死,所以称之为"死间"。
    (10) 生间者,反报也:反,同"返"。意思为那些到敌方了解情况后能够活着的间谍是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今译
    所以使用间谍有五种: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种间谍都使用起来,(遇事就可以先知,)敌人莫明其妙,称为神奇的道理,这就是国君的法宝。一、乡间,是因敌方熟悉乡土情况的人而用它。二、内间,是因敌方熟悉敌情内幕的公务人员而用它。三、反间,是因敌方的间谍,诱使替我们效力而用它。四、死间,是故意把虚伪不实的军情微露于外,使我们的内妊探得这项消息,据以密报敌人。五、生间,是使他能活着回报敌情。--论间谍的种类及其性质。
三论用间的秘诀和纪律
    【原 文】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注 释】
    (1)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三军中最亲信的人,无过于委派的间谍。
    (2) 赏莫厚于间:言赏赐没有比间谍所受更优厚的了。
    (3) 事莫密于间:军机事务,没有比间谍之事更为机密的。
    (4) 圣智:才智过人的人。
    (5) 非仁义不能使用:指如果吝啬爵禄和金钱,不能做到以诚相待,则无法用好间谍。
    (6) 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妙,精细奥妙。这里指用心精细、手段巧妙。实,指实情。意谓不是精心设计、手段巧妙的将领,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
    (7) 间事未发:发,举行、实离之事。此言用间之计赏未实施开展。
    (8) 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先闻,事先知道,即暴露。即言间事先行暴露,则间谍和知情者必须杀掉,以灭其口。
    今译
    说到间谍在全军将士里:论关系,最亲信;论赏赐,最优厚;论任务,最秘密。不是具有知人善任的睿智,不能任用间谍;不是具有推食解衣的恩义,不能指使间谍;不是具有精细奇巧的分析力,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呀!微妙呀!没有一处不可以用间。用间的事情还没实施,如果有人先听得这项机密,那么对不能保密的情报员和从他那里听到这项机密的人都要处死。--论用间的秘诀和纪律。
四论用间察敌的方法和反间的重要性
    【原 文】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注 释】
    (1) 军之所欲击:即"所欲击之军",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式。下文"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句式同此。
    (2) 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守将,主将。左右,守将的亲信。谒者,指负责传达通报的官员。门者,负责守门的官吏。舍人,门客,指谋士幕僚。
    (3)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索,搜索。句意谓必须查出前来我方进行间谍活动之敌谍。
    (4) 因而利之:趁机收买、利用敌间。因,由,这里有趁机、顺势之意。
    (5) 导而舍之:设法诱导他,并交给一定的任务,然后放他回去(为已所用)。
    (6) 因是而知之:指从反间,那里获悉敌人内情。
    (7) 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意谓通过利用反间,乡间和内间才能有效地加以使用。
    (8) 可使如期:可使如期返报。
    (9) 故反间不可不厚也:厚,厚待,有重视之意。五间之中,以反间为关键,因此必须给予反间以十分优厚的待遇。
    今译
    大抵对想攻击的军队和城郭以及拟定杀死的人员,必须先探悉敌方守城的将领和他的左右、传达、守卫兵、勤务兵等的姓名,使我们的侦察员必须侦察清楚。
    必须搜索出敌方潜来我方窥探虚实的间谍,因而给他许多好处,[如重金利诱,优礼款侍,厚禄安置等等。〕并对他多方开导,(耐心说服。这样一来,他自然畏威怀惠,乐为我们效力;]然后交代任务,放他回去,所以反间就可得以利用。根据反间透漏从而得悉敌情,所以乡间,内间就可得以使用。根据反间透漏从而得悉敌情,所以虚构事件,就可使死间据以密报敌人。根据反间透漏从而得悉敌情,所以生间就可使他按预定日期回报。五种间谍进行的事情,国君都必须知道;可是,要知道[五种间谍应当怎样活动,]必须凭借反间,所以对待反间不可不特别优厚。--论用间察敌的方法和反间的重要性。
五论用上智为间必成大功
    【原 文】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注 释】
    (1) 殷:公元前十七世纪,商汤灭夏,建都毫(今河南商后且北),史称商朝。后来,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顿村),因此商朝又称"殷"。
    (2) 伊挚在夏:伊挚,即伊尹。原夏桀之臣,后归附商汤,商汤任用他为相,在灭夏过程中,伊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夏,夏朝,大禹之子夏启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共传十七世,至夏桀时为商汤所灭。
    (3) 周:周朝,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的王朝,建都于稿京(今陕西西安)。
    (4) 吕牙:即姜尚,姜子牙,欲称姜太公。曾为殷纣王之臣。周武王伐纣时,任用吕牙为"师",打败了纣王。
    (5) 上智:具有很高智谋的人。
    (6) 三军之所恃而动:军队要依靠间谍所提供的情报而行动。
    今译
    从前殷朝的兴起,伊挚在夏;周朝的兴起,吕牙在殷。所以只有英明的国君,贤良的统帅,能任用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做间谍的,必然能成大功。这是用兵的要着,全军实赖以行动。--论用上智为间必成大功。固举伊吕为证,以结全篇。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