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虚实篇》第六
 

首页\第5、6讲 知己——造势与运势\
2、运用虚实--论虚实的妙用(《虚实篇》第六)
小 结
    虚实,就是指军队的坚实和虚弱。例如:怯、弱、乱、饥、劳、寡、无备等都是虚;勇、强、治、饱、佚、众、有备等都是实。作战必须要掌握敌我双方的虚实情况,做到避实击虚。唐太宗说:"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
    作战指挥中争取主动权的作战指导思想、作战指挥的原则和方法。
    作战指导思想是"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孙武的作战原则是"致人而下致于人",集中兵力,做到"我专而敌分"。孙武从"胜可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重要的军事原则:"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先处战地而待敌""我专而敌分""战胜不复,应形于无穷"。
    战争主动权是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努力争取。孙武认为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在未战之前,要"先处战地而待敌"、就是先敌占领阵地、先敌准备、先敌休整、先敌完成作战部署、以逸待劳,这样使能居于有利地位,就主动,就能从容作战。孙武认为对于防御之敌则要设法使他由安逸变得疲劳,由饱食变成饥饿,由安处变为奔命。打法就是"出其所不趋"即进攻方向要指向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趋其所不意","攻其所必救","攻其所不守"。
    中心思想:力争主动,力避被动,避实击虚,因敌致胜。
    主要内容:
    1、阐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力争主动,力避被动思想
    所谓:"致人",就是调动或人,所谓:"致于人",就是被敌人所调动。孙子把"先处战地"、先敌部署看作是争取先机之利,争取战场作战主动权的一个首要问题,把"致人而不致于人"看作是争取先机之利的基本手段。所以特别强调,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要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这是战争指导上的重要原则。
    2、避实击虚
    怎样做到避实击虚呢?就《孙子》所揭示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变敌实为虚。《孙子》说:"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地。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这里是讲转化虚实的问题,它是避实击虚先决条件。
    (2)乘敌之虚。《孙子》说:"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这里讲的是作战对象和攻击方向的选择问题,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敌人的弱点,以己之实,击敌之虚。
    (3)以众击寡。《孙子》说:"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这主要是讲在兵力运用上,要以多胜少。
    (4)明察虚实。要做到避实击虚,就要采取各种手段察明虚实。《孙子》说:"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这里所说的"策之"、"作之"、"形之"、"角之",都是察明虚实的具体方法。
    3、因敌制胜
    孙子认为,"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战场上的情况是经常变化的,不能墨守成规,只有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取得胜利。从而揭示了"兵无常势","     因敌而制胜"的用兵规律。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