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计篇》第一
  
 
首页\ 第二讲“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全争与天下”
一、战争全盘计划(《计篇》第一)
    2、关于战略战术运筹
    论平时要用"五事"以经营军事。并主张在战前,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重点比较,末复以个人去留,争取计划的实施
    2--1、论平时要用"五事"以经营军事
    【原 文】
    故经之以五事,校(jiao)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2--2、主张在战前,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重点比较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shu)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3--3、末复以个人去留,争取计划的实施
    【原 文】
    将(jiang)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关于战略战术运筹
    孙武的战略运筹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了敌对双方有关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用他的话说,就是"经之以五,校之以计"。"五"就是"道、天、地、将、法",曹操称之为"五事"。"计"是"五事"的重复,而不是另提新的内容。因为孙武在下文中提出七句设问,曹操称之为"七计"。其实"经之以五,校之以计"在文法上是互文见义。"五事"与"七计",为什么是同义的重复,我们在谈到"法"这一"事"时再说。
    "五事"之一的"道",孙子解释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这句中的两个"与"字都是"予"的通假字。全句显然是强令士卒服从国君的意愿,竹书"民弗诡也"     较炎宋本"而民不畏危"更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把这里的"道"一般地释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按其本义,这里的"与上同意"与《谋攻》第三的"上下同欲"是同样的意思。《左传-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也有人说过"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可见,"道"应当是指军队内部与外部的团结与巩固。
    看到军队内部的团结与巩固在战争中的作用,并不是孙武的发明。《左传-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所载蒲骚(今湖北应城县西北)之战中,楚国的斗廉就说过:"师克(军队获胜)在和,不在众。"并且以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之战为例证,认为周军以少胜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和"就是官兵的团结、内部的巩固。《管子-形势》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也是这样的意思。在这个问题上,孙武对于前人认识的发展,在于把这种内部上下团结一致的"道",放在"天、地、将、法"的首要地位来考虑。他的这个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军事学家。《吴子-图国》继承孙武这一思想,具体提出了"四不和"不能出战的主张。它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到了《孟子》、《尉缭子》终于鲜明地发展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论断。
    "五事"之二的"天",就是天候。包括"阴阳"-昼夜、晴雨,"寒暑"-寒冬、酷暑,"时制"-春夏秋冬。从更广泛的意义说,天时还应当包括天旱水涝、蝗灾、冰雹等等。孙武关于"天"的认识完全属于唯物主义范畴,这是很可贵的。当时的战争受天候条件的制约相当大,所谓"冬夏不兴师。"因为,秋季出师才便于因粮于敌。因为战争持续时间短,几个小时,最多一天即结束战斗。象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今河南鄢陵)之战,"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从早晨打到星光出现,在春秋中期已属罕见的史例。孙武在《军争》第七中说:"夜战多鼓金",则是对春秋末期战例的总结。当然,天候对战争的影响是从具体的作战对象所处的特殊地位说的。这里无妨举两个后世的战例来说明吧。例如。赤壁之战中,曹操在寒冬用兵,所以周瑜据此判断曹军战马缺乏饲料,是败因之一。而东汉马援进攻武溪蛮,则因盛夏士卒多染疾疫而失败。
    "五事"之三的"地",就是地形。关于各种类型的地形,孙武在《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中有颇为详细的论述,我们准备在那里再谈。这里,所要指出的是孙武把地形条件是否有利作为判断胜负的因素,无疑是正确的。正如他在《地形》中所说:"夫地形者,兵之助(辅助条件)也。料敌制胜,计险诡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五事"之四的"将",我们要在这里集中地作一点分析。孙武把贤能的将帅不仅看作是关系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且还说"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又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可以说,在十三篇无不显露出孙武对将帅地位的竭力宣扬,对将帅条件的严格要求。固然,这里反映了孙武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但是,必须看到,孙武强调将领的地位和作用,提出选将的条件和要求,又是与当时战争急剧发展的客观情况紧密联系的。
    在春秋时代的深刻社会变革中,军事上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公。郭沫若同志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中曾简明扼要地指出:"甲士和车战的地位下降,徒兵和野战日益重要。这是和当时社会变化有密切联系的。甲士是由平民中的上层充当的庶人只能作徒兵。平民阶级瓦解了,甲士和车战制度也随之而崩坏。庶人地位上升了,地主阶级要从农民中征兵,徒兵和野战的地位也就提高起来了。军队中的组织也和农村中的什伍组织相一致的。军队中的指挥已经不是非贵族不可了。甚至战俘也有被提升为指挥官的并出现了军功爵制的萌芽。"这是鞭辟近里的分析。特别是春秋末期,由于井田制的破坏,郡县制和征兵制的出现,各国兵额激增。原来周天子拥有六军,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的格局已完全打破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战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战部队增多了。例如晋国,春秋初期的城濮之战时只有兵车七百乘(约二万一千人),到鲁昭公十三年,平丘之会时,晋国有兵车四千乘(约十二万人)。又如齐国在公元前484年吴齐艾陵之战时,一战就损失兵车八百乘。当时吴国是四军,比齐军优势,其总兵力也有十几万。二是武器装备提高了。不仅铁兵器使用于战场,南方的吴、越、楚等国还有"余?(huang)"之类的大型战船。三是战场域扩大了,从平原旷野扩展到山林沼泽和江河湖海。我国第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就是公元前485年吴鲁联军的伐齐之战(《左传-哀公十年》)。四是战争持续时间延长了。例如吴楚柏举之战打了十一天,越灭吴围困姑苏竟达三年之久,战斗的激烈程度有所加剧。五是作战方式复杂化了。由于徒兵进行野战,因而出现了奇袭、迂回、包围、伏击、测击等战法,战场流动性增大,机动能力提高。这一系列新的变化、新的特点,都向军队提出了提高指挥效能的新要求。原来,古代作战"出将入相",文武是不分职的。据《左传-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载,晋国大夫说:"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意思是说率军作战,对作战方案定下决心,部署实施,是国君和正卿的职责。但是,到了春秋末期,这种现象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因此,"将"这一崭新的事物终于出现在我国的军事舞台上。据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统计,这一时期的将军有:狐夜姑在晋国为将,孙武在吴为将,子重、子常、屈完在楚为将,司马穰苴在齐为将,詹伯在郑为将,慎子在鲁为将,子文在卫为将,等等。这些专职将领的出现正是随着战争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那么,面对当时的战争,孙武对将领提出了哪些要求呢?这就是"智",多谋善断;"信",赏罚有信;"仁",爱护士卒;"勇",勇敢坚定;"严",明法审令。这五条做将的标准,习惯上称为"五德"。古人说,孙武尚智,孙膑贵势,是很有道理的。孙武把"智"放在五德的第一位,表明了他对指挥才能的重视。作为将领的主要职责首先也应当是斗智。他认为,一个"贤将"对于关系全局的"五事"必须要有深刻的了解("凡此五者,将莫不闻")。对于复杂的、易变的、矛盾的战场情况要能灵活处置(《九变》:"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良好的应变能力(《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要善于周密地计算敌我兵力对比(《地形》:"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良好的军事素养,没有综合判断的洞察能力和高人一筹的预见能力,是不可能胜任贤将之责的。
    孙武对才智如此重视,如此强调,正是对当时许多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正面的例证如齐鲁长勺之战,曹刿"一鼓作气"的作战指导,取得了要败齐军的胜利,这是由于指挥高明而获胜。反面的例证,如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的蠢猪式战法是尽人皆知的。还有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军在(今河南荥阳北)发生的一次大规模遭遇战中,晋军之所以惨败,就是由于主将荀林父指挥无能,迟疑坐困,并错误地下达渡河的命令,以致"舟中之指可掬"(士卒因争相渡河逃命,先上船者用刀砍断的爬船者的手指,这些被砍断在船舱中的手指可能满把地捧起来)。
    除指挥才能外,孙武也十分强调将帅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对国家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地形》),"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火攻》);对士卒要"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地形》);将帅个人也必须具备完善的品格,所谓"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九地》)。"静"就是沉着,"幽"就是深思,"正"就是坚定,"治"就是整治。
    孙武对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里只着重介绍了关于提高指挥效能方面的内容,至于治军等其它方面的丰富内容,我们将在有关的篇章中再分别介绍。
    "五事"之五是"法"。什么是"法"?孙武说:"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历来的注家大都采取曹操的解释:"部曲、旗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者,主军费用也。"看来,这种因字碎句的解释未必符合(《孙子兵法》)的本义。比如,把"曲制"释为"部曲之制"显然是不符先秦军制的。其实关于"法",孙武在"七计"中有着明确的涵义。"七计"除去"道"、"天"、"地"、"将"之外,就剩"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可见,这四方面都是"法"的内容,不必为"曲制、官道、主用"去猜闷葫芦。明法审令,武器装备(兵、兵器;众,军械),军事训练,赏罚分明,这就是孙武所谓的"法"。所以我们在前面说"五事"与"七计"的文义是完全相同的。
    强调用法治来对军队进行管理教育和军事训练,正是新兴地主阶级在军队建设上实现自己阶级意志的表现。春秋时代,晋悼训练勇士,注重军纪,就是典型的一例。公元前570年,晋悼公之弟扬干违犯军纪,被执掌军法的中军司马魏绛杀其御手以示惩罚,受到悼公的称许和提拔。在军事训练上,据《吕氏春秋.非攻中》也说:"古者吴阖闾教七年(训练勇士七年),奉甲执兵(穿戴盔甲,手执兵器),奔三百里而舍(休息)焉。"在《兼爱》篇又说到越王勾践也曾训练这种敢死队三年。这种情形,当时在晋、秦各诸侯国都已蔚然成风。孙武在《地形》篇说到,经过这种严格训练的部队,官兵之间可以达到一同"赴深溪","与之俱死"的程度。这正是孙武对当时出现的许多"死师"(敢死队)的经验总结。
    总之孙武认为,通过以上"五事"的概略比较,就可以大体预见战争的胜负了。所以他说:"吾以此知胜负矣。"
五德皆备,可为大将
    【论评】
    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作战篇》)。
    孙子在《谋攻篇》中把将帅与国家二者间的关系形象的比作是辅与车的关系;在《九变篇》中还强调指出将帅必须精通各种机变,必须克服贪生怕死、急躁易怒等等弱点;在《地形篇》中指出了将帅指挥作战导致失败的各种原因;在《火攻篇》中反复告诫:将帅不能因一时的温怒而草率用兵。
    为此,孙子提出了选将用将的五条标准:"智、信、仁、勇、严",五德缺一不可。
    孙于把"智"放在"五德"之首,说明孙子对领导者指挥才能的重视--作为将领,其主要职责就是统帅自己的军队与敌人斗智。孙子认为,一个好的将领必须"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地形篇》)、"知诸侯之谋"(《九地篇》);必须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能够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九变篇》)。
    除了多谋善断以外,孙子还要求将帅必须取信于人,"言必行,行必果"。"赏罚有信"和"军纪严明"是治军的根本,"爱抚士卒"、     "勇毅果敢"则是对将领品德、作风的要求。不能设想:一个残暴的将军能赢得士卒们为他赴汤蹈火,一个懦弱的将军会带出骁勇威武的军队。
    五德皆备是孙子对将领的最基本要求,此外,孙子还要求将领们应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地形篇》),要有大将风度,沉着老练,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九地篇》),等等。
    总之,孙子认为:治理和统率军队的首要任务是选拔好将帅.将帅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源,而战争的胜败,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灭亡。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古往今来,中国、外国,选将用将一直是兵家相争的焦点,是历代君主所格外关注的问题,无数的军事战例雄辩地证明:将帅与战争的胜败紧密相关,与国家的安危存亡紧密相关,因此,一定要慎重地选拔将领、使用将领。
    当今世界是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同一个企业,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职工,有的人当领导就亏损,有的人当领导就盈利;有的人当领导将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引入困境,有的人当领导能够给一个濒于破产的企业带来新生。可见,一个企业的领导即是军队中的"将",不"五德皆备"是不能胜任的。
    在政界、科学界、体育界……,"将"的重要作用,同样不言而喻。
    汉高祖刘邦在击败项羽后,建立汉朝时说:"在营帐中谋划,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筹运粮饷,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人杰,而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刘邦可谓是驾驭"将才",的高手!

    《孙子兵法》与将帅
《孙子兵法》与将帅--孙膑伐魏救韩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出兵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王早有讨伐魏国之心,立刻召集群臣商议救韩之计。
    相国邹忌说:"劳师求韩,得不偿失;万一失败,更加不利。不如不救。"
    大将田忌说:"如不救韩,韩国归降魏国,对我们齐国有百害而无一益,应该马上出兵相救!"
    军师孙膑对邹、田的意见都不赞成。他说:"魏国攻韩,我们不能不救,但出兵过早,等于是我们代替韩国去跟魏打仗,实在是下策。我们应等到魏、韩两国都打得疲惫不堪时再出兵,这时定能大获全胜。"
    齐王采纳了孙膑的策略,亲自召见韩国使者,与韩国使者畅谈齐、韩的友好,然后告诉使者,齐国决定派兵援助韩国。
    韩国使者回国复命。韩王得到齐王的许诺,信心大增,命令三军拼死抵抗,给了魏军以极大打击,齐国看时机成熟,便命令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援韩国。
    田忌采用了孙膑当年的"围魏救赵"之计,与孙膑一起统率大军,直取魏国都城大梁,魏王害怕了,连忙命令进攻韩国的魏军班师回国,随后又任命太子申为将军,任命庞涓为大将,率十万精兵与齐军决战。孙膑对田忌说:"魏兵悍勇,交战之时,我军可佯装败退,引敌冒进,然后因势利导,消灭魏军,"说罢,讲出一条妙计。田忌大喜,按照孙膑的计策,第一天撤军,田忌令兵士挖了供十万人做饭的军灶;第二天撤军,只挖了供五万人做饭的军灶;第三天撤军,军灶的数量减少到仅供二万人用。
    魏军统帅庞涓见齐军军灶的数量急剧减少,不由喜形于色,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早就知道齐军怯懦,才进入我境内三天,他们的兵士就跑了大半了。"他嫌步兵行动迟缓,就丢下他们,只带领轻车精骑,一路猛追,沿途又见齐军丢下一些辎重,庞涓认为齐军已经混乱,竟一直深入齐国境地。
    庞涓率军追到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色已晚。这里地形险要,道路狭窄。庞涓突然发现路边一棵大树被刮去树皮,写着字,一时又看不清楚,就让兵士点燃火把照看。庞涓还没看完上面的字,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齐军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庞涓领兵舍命厮杀,想冲开一条血路,无奈齐军重重包围,地形十分险要,冲不出去。惨败之下,庞涓又羞又愤,挥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俘虏太子申,十万魏军全军覆灭。从此,魏国一天天走向灭亡。
    齐国既救了韩国,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魏国,一箭双雕。
    【活学活用】"伐魏救韩"是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战争,也是重视"五事"、"七计"取得胜利的例子之一。
    孙膑在分析战争的"道、天、地"之后认为齐国必须救韩,权衡"七计"又做出不可出兵过早,以免损耗过大的决策,转而围攻魏都城大梁。战争中又审时度势,以精密周详的布局战胜了轻敌的庞涓。
    是否重视"五事"、"七计"在战争中表现最为明显,这是以胜败、生死作为结果的。带兵的将者,须深诸"五事"、"七计"。
《孙子兵法》与将帅--错用赵括,赵军一败涂地
    公元前260年4月至8月,秦国的军队和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形成对峙。秦王利用离间计,赵王认为统帅赵国大军的老将廉颇胆怯,于是派将军赵括去替代他。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的母亲听说赵王要派赵括去取代者将廉颇,急忙上朝见赵王,对赵王说:"他父亲在世时,坚决反对让他带兵打仗,说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实战,如果派他为将,赵军必败。请大王能照他父亲的意见办,不要派他带兵。"赵王拒绝了赵母的建议。赵母于是请求赵王:"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赵括此去必然要打败仗,请大王看在他父亲的面上,治罪的时候,不要连累我这个老太婆和其他亲属。"赵王答应了。
    赵括到达长平后,立即废弃了廉颇固守的策略,企图一举击败秦军。秦军正为廉颇固守不战而一筹莫展,听说赵括来了,一个个欢天喜地,赵军一出击,秦军就佯装败退,把赵军完全引出廉颇所苦心营造的壁垒,然后以25000人切断了赵军退路,又派5000骑兵把赵军断为两截,赵括只好下令就地筑垒防御,派人向赵王求兵增援。
    秦昭王得知秦军包围了赵军,下令征发全国15岁以上的青年全部开往长平,完全断绝了赵括的援军和粮道。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赵括却还只知道死死抱住"书本"不放,机械地分四路突围,结果,不但没有突围出去,赵括本人却被秦军一箭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全部投降,秦军将40多万赵军就地坑杀,只有240个小孩被活着释放回赵国。
    长平一战,赵国再也没有兵力与秦军抗衡了。最后,终于被秦国灭亡。
《孙子兵法》与体育教练--蔡振华再现"乒乓王国"男团威风
    1989年,中国乒乓球运动陷入最低谷。特别是男子乒乓球选手们,他们无论在"单打",还是在"团体"中,都远离了冠军的室座。
    "必须启用一名新的总教练!"
    乒乓球界的有识之上都在苦苦思索"新的总教练"的人选。
    人们想起了蔡振华。
    蔡振华打球的最大特点是肯于"动脑"。第36届世乒赛,蔡振华初出茅庐即担任男团主力,获男双(与李振恃合作)冠军、男单亚军;第37届、38届世乒赛获两个冠军、多项好成绩。"退役"后,蔡振华当了教练,他兢兢业业、智勇双全,经他手调教出来的乒乓球运动员,个个如龙似虎,锐气逼人。
    但是,此时蔡振华已出国在意大利,那里有优厚的物质条件和舒适的生活,他肯回来吗?
    令许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蔡振华听到祖国的召唤后,毫不犹豫地打起背包,回到了北京。
    为使中国队翻身,蔡振华制定了三步计划:(一)排除恐欧症;(二)从男子双打突破;(三)再夺斯韦斯林杯。
    一切都要从零做起:选人、训练、制定战术……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第42届世乒赛,蔡振华让再次夺冠的瑞典队心有余悸,以致瑞典队的主力队员私下问中国队员,"蔡下一届还当主教练吗?他脑袋太聪明了!"
    第43届世乒赛,蔡振华和他的助手们精心培育的五张王牌--王涛、马文革、丁松、刘国梁、孔令辉一一登场。团体赛共打了10场球,蔡振华在布阵时,虚虚实实、反反复复,令各国教练大伤脑筋:到了决赛之时,蔡振华又把在半决赛中连失两分的马文革派上场出任第一主力,令瑞典队主教练阿兰大吃一惊。事后,阿兰说:"赛前我认为中国人会让孔令辉上场,我也做了这方面的安排。可是,在抽签揭晓后,我一拿到中国队上场名单时,马上意识到又中了中国人的圈套。"
    六年,蔡振华统率他的弟子们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以无与伦比的意志和智慧,再加上完美的技术,终于横扫千军,如愿以偿地再夺斯韦思林杯,再现了"乒乓王国"男团威风!
    再补充一点:孔令辉、王涛和吕林勇摘男单、男双桂冠。在张燮(XIE)林主教练领导的女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第43届世乒赛的七项冠军。
    中国,"乒乓球王国"。蔡振华,"乒乓球王国"中的骄做!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