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形篇》第四
  
 
首页\第3讲 知己——造势与运势\
一、 造形——论战法必本于政胜(《形篇》第四)
小 结
    形,就是指军队的生动力量,包括兵力的众寡强弱,军事素质的优劣,部署的隐蔽暴露等。《孙子》形象地比喻说:"若决极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就是说好象从深不可测的溪谷中央决开积水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军队的实力。本篇主要论述战前要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先为不可胜";尔后积极创造、寻求战机,战胜敌人。即孙武提出一个重要作战指导思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中心思想: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机战胜敌人。不打无把握之仗。
    主要内容:
    1、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本篇的主导和能动制胜思想。孙子认为,创造条件,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战胜敌人的客观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去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机会,才能取得胜利。
    2、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措施
    (1)活用攻守
    攻守是战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孙子》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主张要善于巧妙灵活的运用攻守两种作战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2)胜于易胜
    "胜于易胜"就是打好打的敌人。在容易取胜的条件下同敌人作战,打起仗来就会象雷公打豆腐,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孙子认为,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以"战胜不忒",是因为他的措施是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     "所措必胜" ),打的是已经处于失败的敌人( "胜已败者也" )。要做到"胜于易胜",就要依靠将帅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采取各种措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做到"先胜而后求战"。
    (3)以镒称铢
    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兵力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基础。《孙子》说:"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强调指挥作战,必须根据国家和战场的具体情况,造成力量上绝对优势,而后求战。
    总之,《孙子》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就是要研究各方面的情况,掌握战胜敌人的规律、法则,确保法度,才能争取主动,战胜敌人。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