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作战篇》第二
  
 
首页\ 第二讲“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全争与天下”
二、作战--论发动战争贵在速胜(《作战篇》第二)
浅说
    篇名"作战",不同于现代军语的"作战",而是论述速战速决的进攻战略及其客观依据。
    孙武从"不尽知用兵之害,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出发,着重阐述了在进攻作战中速战速决的战略主张。他说:"兵闻掘速,未睹巧之久也。"这话的意思是说,指挥虽拙而求速胜,决不为求稳妥而旷日持久。孙武参加的吴军破楚入郢之战?柏举决战,楚军主力丧失殆尽,完全失去了拱卫郢都的能力。吴军乘胜追击,楚军节节败退。囊瓦已逃,其他将领死的死,伤的伤,楚军群龙无首,根本无法抵挡吴军势如破竹的凌厉攻势和勇猛追击,便一口气逃到了清发水(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今称?(YUN)水一带;才敢稍事休息。楚军在这里一面准备船只以便渡河,一面勉强布阵预备抵挡吴军的进攻。
    孙武等人率领三国联军跟踪迫击,也来到清发水附近。见楚军已有所防备,并在准备渡河,吴王阖?(lu)便想下令立即进攻,将楚军主力全部歼灭,这时先烽夫概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就像被围困的野兔,逼急了还要拼死挣扎一番,何况这些陷入绝境的手持武器的人呢!如果我们现在立即进攻楚军,那么楚军中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免一死,他们就会齐心合力拼死一战。那样的话,我军不但不能轻易获胜,很有可能还要吃大亏。不如我们暂不进攻,使他们急予设法渡河逃跑。一旦楚军开始渡河撤退,我们就开始进攻。到那时,楚军中已经渡过河的人就会拼命奔逃;正在渡河的人则急于赶快抢渡过河脱离危险;后边还没渡河的人也一定羡慕先渡河的人而拼命抢渡。大家各怀逃命之心,谁还有心和我们拼命打仗呢?所以我觉得,不如等他们"半渡而击之"。孙武等人肯定了夫概的看法,于是吴王阖     (lu)下令暂停攻击。
    吴、蔡、唐三国联军紧追楚军来至清发水附近,却又突然停止了进攻,这使准备与吴军决一死战的楚军深感困惑。他们错以为吴军一时还不敢穷追,因而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开始有计划地渡河退却。
    当楚军渡过约三分之一人马时,吴军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吴军士兵像潮水般扑向清发水岸边,同楚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这时楚军中已一片混乱,人人争相夺船逃命;不惜自相残杀。楚军将领们无法收拾这种局面,只好也各自逃命。吴军趁势击杀,大获全胜。并随即一举渡过清发水,继续跟踪紧追楚军逃脱的残部。逃脱的楚军残部,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不顾一切地向郢都方向逃窜,一直逃到雍?(shi)(约在今湖北省京山西南)地方,才停了下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lu),再加上自以为吴军追兵距这里还远,于是开始埋锅造饭,饭刚熟,吴军赶到,楚军来不及吃饭,便继续仓皇西逃。吴军正好赶上吃楚军做好的现成饭,饭后精神更加旺盛,一刻也不停地继续追击敌人,楚军眼见生路全绝,突然左司马沈尹戌率领援军及时赶到,截住吴军大杀了一阵,总算使楚军逃兵得以喘息。然而沈尹戌在这次作战时却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楚左司马沈尹戌是一个很有头脑、很能打仗的人,在楚军士兵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深得士兵们的爱戴和拥护。按楚军原来的作战计划,他是率部北上方城的,听到楚军在柏举被吴军打得大败的消息后,他才转来救援的。他的到来、使一盘散沙的楚军稍稍得以调整,并得到统一指挥,但楚军伤亡太惨重了,沈尹戌本来带的人马就很有限,经过激烈的厮杀又损失大部,就是加上能收拢到的所有囊瓦残部,也凑不够能和吴军决一雌雄的力量,再加上沈尹戌自己身负量伤,难以亲启率军战斗,楚军要想取胜是不可能的了。"
    这时吴军主力在孙武等人指挥下已赶到雍?,听到有楚国援军赶到,便组织力量准备一举消灭它。沈尹戌独木难撑将倾的大厦,明知败亡已成定局,便对自己的部下说:"谁能割下我的头颅去见大王,报告这里的紧急情况,告诉大王郢都将很难保全,让大王早作撤离准备,尽快离开郢都,以免被俘受辱?!"楚军将士都悲痛万分、谁也不忍砍下他的头颅。
    楚军左司马沈尹戌支撑着重伤的身体,指挥楚军又和吴军打了三仗,由于众寡过于悬殊,三仗都被吴军打败。这时楚军几乎已被吴军歼灭殆尽,沈尹戌遍体鳞伤,已经不能动了。他艰难地对他的侍臣吴句卑说:"我已经不中用了,请赶快割下我的头颅去见楚王吧!"吴句卑万分悲痛,实在下不了手。但事出无奈,在沈笋戌的一再催促下,他只好狠狠心割下了左司马沈尹戌的头颅,草草掩埋了他的尸体,然后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上沈尹戌的脑袋逃奔郢都报信儿去了。沈尹戌曾在吴国生活过,还作过吴王阖     (lu)的部下,这次战败,他不愿见到吴王,更不愿被吴军生俘,所以才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楚国援军的覆灭,使楚国完全丧失了利用汉水天险继续阻滞吴军、再重新集结兵力守卫郢都的可能性。吴军势如破竹,大军渡过了汉水天险,开始挺进郢都,楚都郢城已完全暴露在吴军强大的攻势面前。由于楚军两大主力的先后被歼,楚边境的军队远水救不了近火,吴军乘胜追击,很快便打到了郢都城下。这时郢都城内已一片混乱,臣民百姓争相出逃。楚昭王知郢都决难死守,早已命令箴尹固准备了逃跑用的船只,停泊在郢都西门。危急时刻,只带了他一个妹妹和几个亲信大臣仓皇出逃。
    公元前506年11月28日,吴军终于攻占了楚都郢城。
    孙武等人率领吴军,千里转战,直下三关,近逼汉水;柏举决战,大获全胜,穷追猛攻,最后破楚人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春秋以来规模最大和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所以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他的《中国通史简编》中称这次战争是"东周时期的第一大战争"。
    整个破楚入郢战争过程,虽不是由孙武一人独立指挥完成,但从大到战略战术的确定,小到战场上随机应变的指挥,无疑都与孙武及其军事思想的正确指导密不可分。从吴军战略总攻击方向的选定,到深入楚地后的骄敌诱敌计谋的应用,都生动体现了孙武知彼知己、妙算如神的战争指挥艺术;从吴军先锋夫概的阵前料敌、果断决策的举动中,分明可看到孙子十三篇兵法对吴军将帅们的深刻影响。可以说,孙武的一整套战争制胜艺术都在这次大规模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验证。战国时期著名的兵法家和军事统帅尉缭子在认真研究了"五战入郢"这场空前规模的战争之后,曾有过这样的评论和感慨,他说:"如果拥有十万大军,便能纵横天下无敌手的人,那就是齐桓公;拥有七万军队就能纵横天下无故手的人,那就是吴起;仅用三万军队便能纵横天下,无人能够抵挡的,那这个人只能是孙武!"由此可见,孙武指挥吴军三万人马转的千里、破楚入郢的辉煌战果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对后代军事家们所产生的震撼和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绝好的说明。当时如果楚军封锁义阳三关,前后夹击,吴军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吴、蔡、唐三国联军进攻的方向主要是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的南北交通要冲。这一带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诸侯兴兵伐楚的必经道路之一。吴国处在楚国的东南方向,所以楚国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吴国会从中原诸侯伐楚的路线上来进攻楚国。楚国人原来为了防范中原诸侯南侵,在这一重要战略通道上设置了三个有名的关隘--大隧、直辕、冥?(E)(就是今天河南省信阳市南的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古人称之为义阳三关,它们是楚国东北方向的重要门户,由于中原诸侯久已无力南进伐楚,而楚国也从没想到吴国会从这条路线来进攻,所以在这三个重要关口上,只驻扎了很少一部分守军。吴、蔡、唐三国联军采取"迂回偷袭"的方式,出其不意地迅速攻下了这三个关隘,毫不费力就进入了楚国腹地--江汉平原。三国联军日夜兼程,一直挺进到汉水左岸才安营扎寨。从这里出发,过江不远就可到达楚国的首都郢城下。
    三国联军直下三关,一直打到汉水左岸,逼近郢都,楚国人才如梦初醒、顿时上下一片惊慌。还没有经过周密的计划和部署,楚军20万人马就仓促上阵了,这次楚军统帅是令尹囊瓦和左司马沈尹戌。他们率领楚国大军沿汉水右岸慌忙布防,和三国联军"夹汉对峙",形成了一种暂时的僵持局面。
    以吴军为中坚的三国联军深入楚国腹地近千里,利在速战,不宜持久。楚军以主迎客,贵在持久,如果能采取消磨三国联军的锐气,打击其后勤供应,截断其归路的行动方针,就会使吴、唐、蔡联军处于粮秣不济、归路断绝的境地。这是楚国当时所能选择的一个最好策略。楚国能否采用这一关键性的战略,将会直接影响到这次战争的结局。因此,对于吴军方面来说,如何防止楚军采用并实施这一时吴军有致命威胁的策略,就是至关重要的了。这种局面为双方主帅施展其智略和才能,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而在这一成败攸关的重要时刻,孙武超人的智略无疑将会为吴国的获胜起到决定性作用。)战争由于其概然性和不确实性的程度较大,因此,总带有一定程度的冒险性的。
    能不能说孙武主张进攻和速胜而反对防御和持久呢?不能。因为,孙武在本篇与《九地》第十一中所主张的进攻与速决,都是从对敌国实行战略进攻而言的,而不是从战略防御角度而言的。既然是出国远征的战略进攻,那么,孙武主张速胜是无可非议的。无论古今中外,凡是对武装实行战略进攻的一方,无不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旷日持久。反之,实行战略防御的一方,都主张持久抗击而反对急于求胜。其所以如此,是由攻防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等基本条件决定的。
    孙武对于为什么要实行速战速决的战略,从反面(旷日持久)提出了三方面的依据。
    第一,造成国家财力消耗。他以十万部队出征为例,从武器装备等后勤供应方面进行概算,指出在实行进攻战略时如不速战速决,将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惊人的消耗。部队出动之前,每天要耗费千金,他说:"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而馈粮,则外内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这是一笔账。部队出动之后,如果长期在敌国作战,顿兵坚城之下,不能速决,那就还有一大笔账。如他在《用间》第十三中所说的"相守(相持)数年,以争一日之胜",那末,为了维修补充"破车疲马,甲胄(ZHOU、宙)矢弩(NU、奴),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公室就要拿出十分之七的开支。特别是战线越长,运输越困难。按《管子》的说法,"粟(SU、素)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国有饥色,所斋(ZHAI、摘)之物,耗于道路,农夫耕牛,俱失南亩,则百姓贫矣"。
    第二,加重人民的负担。战争久拖不决,国家财力枯竭,必然要加征赋役,加重加人民的负担,从而引起物价飞涨,造成人民的不满。他在《用间》篇中还说到,"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和破坏是十分严重的。
    第三,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地位。春秋之世,诸侯列国互相兼并,战争频繁,互相觊觎,尔虞我诈。对于这样一种天下扰攘,列国虎视的形势,孙武多次论过避免两线作战的问题。告诫制定战争政策的君主,一定要警惕"诸侯之难"(诸侯发难,举行入侵,见《谋攻》)。在本篇中他明确指出,如果长期曝师于外,就会造成"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他看到,一旦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状态,是任何人了不能挽救危局的。历史事实证明,春秋时代在许多被灭亡的国家中,有不少都是因两面作战而国破军亡的。吴国本身的灭亡,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说,其失败就是四面树敌,最后陷入两面作战,以致被越国所灭。
    针对以上因久战所带来的三方面的不利,孙武提出了在战略进攻中如何争取速战速决,如何避免以上三方面不利因素的方法。
    第一,为求速决,避免顿兵坚城。因为"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于城邑的进攻,由于攻城器械的限制,强攻很难奏效,只有采取计取和长围。孙武还在《谋攻》中着力地描绘了攻城对速胜的危害。他写道:"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YIN、因),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后,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第二,为减少财政开支和人民负担,他主张"役不再籍,粮不再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他计算"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就是说,从运输成本计算,还是在敌国就地征发划算。采取这种类似"以战养战"的方针,既可减轻后勤供应上的负担,又可少征老百姓的赋役。又由于"因粮于敌",补充了自己,而把困难留给了敌人。
    第三,奖励士卒,优待俘虏。孙武主张"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如果采取这样的措施,那就会"胜敌而益强",达到最终实现战略进攻的目的。
小 结
    本篇主要从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出发,阐明速胜之利,久拖之害。孙子认为,举兵十万,日费千金,不具备这种条件,是无法进行战争的,否则,会使民穷财竭祸生财腋。因此,用兵打仗,以速胜为勉,久战为戒。揭示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用兵规律,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思想和因粮于敌等项补给原则。
    中心思想:兵贵胜,不贵久。
    主要内容:
    1、 举兵十万,日费千金
    《孙子》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这就阐明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关系。进行战争首先要详细计算战争的费用、粮食、器械、车马、用具等,这是进行战争的基本条件。
    2、 兵贵胜,不贵久
    《孙子》说:"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基本的作战指导思想之一。他从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分析了战争久拖之害,阐明了用兵宜速胜的道理。
    战争久拖,经济不能支持。孙子认为,军队远征久战,"百性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十去其六",会造成"国用不足","中原内虚于家"的不利形势。
    战争久拖,对军事形势不利。孙子认为,"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战争久拖不决,伤亡不断增加,武器装备大量损耗,国家的人力、物力逐渐困难,就会使军队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受到极大的损伤;特别是兵处坚城之下,"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后而城不拔者,"这样就容易陷入师老兵疲的被动地位。
    战争久拖,对政治形势不利。孙子认为,在诸侯兼并,列国争霸,国无定主,邦无定交,政治形势变化急剧的"多极"斗争形势下,如果战争久拖,"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在战争问题上,古今中外无不要求速决,旷日持久总是认为不利。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既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政治上要求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当时生产力低微,战争消耗巨大,各诸侯国间政治形势变化急剧等特点。
    3、 胜敌而益强
    "胜敌而益强"就是以战养战的思想。为了减轻战争中的经济负担,《孙子》主张"因粮于敌","取敌之利",即粮食要在敌国就地解决,缴获敌人的车辆器材,要用来装备自己,对于俘虏要用来补充自己。这样就能胜敌而益强。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