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形篇》第四
  
 
首页\第3讲 知己——造势与运势\
一、 造形——论战法必本于政胜(《形篇》第四)
一、 造形--论战法必本于政胜(《形篇》第四)
(一)先为不可胜
    1、 不可胜在己
    2、 守则有余
    3、 地位主动

(二)修道保法,胜于无形
(三)以待敌之可胜的措施
    1、活用攻守
    2、胜于易胜
    3、以镒称铢
讲 稿
    一、求能守以自保,次图能攻以取胜。
    二、论自保全胜之道,要在修道保法,胜于无形。
    三、条举制胜的五项兵法,并设喻刻画胜兵进攻时的形势,以结全。

    解题:
    《说文·多部》:"形,象也"。用今语来讲,形,就是样子。赵本学对这儿形字的解释是:"形者,情之著也,胜败之征也,见其形,则得其情;得其情,则得其所以制之之法。"
    案:赵解系就一般军事的形势立说,虽不能说是不对,但不足以说明本篇以形字名篇的用意。须知:本篇用形字名篇,系专指攻守时的形势而说,并不是泛论一般军事的形势。这是狭义的,不是广义的。兹就本篇举证于下:
    一、本篇第一段第一节开端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第二节就紧接着加以解释:"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是本篇专论攻守的形势,极为明显,证据一。
    二、本篇末段结尾,更设喻把胜兵进攻时的形势,借决积水于千仞之?(XI),刻画出来,用以总结全篇,点明主题,尤为显著,证据二。
    三、本篇虽文极烦富,但通篇一意,反复申明"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一主旨。照此说来,是全篇都可作证,不胜缕述,证据三。
    此外,张预和刘寅对此义早已道破。独惜所说简略,未能举证。今特转录其说于下,以资印证:
    一、张预注:"两军攻守之形也。隐于中,则人不可得而知;见于外,则敌乘隙而至。形因攻守而显,故次谋攻。"
    二,刘寅注:"形者,战守之形也。军无常形,因敌变化而为之形。"案张、刘两注,对本篇命名之意,解释均极正确。读者试和愚说对照,更当了然,又案:本篇篇名,若依据上文考证,专就形字而论,固宜直译为,"论攻守之形"。但就全篇内涵而论,若不拘牵形字,总括大意来说,又宜意译为:"论战法必本于政胜",似较该恰,今用后说。"形篇第四"就是--论战法必本于政胜
    要旨:
    本篇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一句,为全篇的主脑。其关键全在修道保法。至如何修道,怎样保法,《计篇》已有提示。孙子继《谋攻篇》后,所以重加说明实因外交须以武力为后盾。平时张皇六师,最为紧要。必须先求自治,而后用以制敌,庶不至因军备废弛导致列强侵略。
    孙子叫人先求自保,次图全胜,其精义入神之处,全在求己而不责人,剖析已"鞭辟近里,入骨三分"。人们无论平时治军,或战时用兵,如果能恪遵孙子所示,虽不必保证能获取全利,但可免于大败,这是肯定的。
    复次,篇中为强调胜于无形这一要义,一则说:"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再则说:"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三则说:"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象这样再三申说,犹是《谋攻篇》"以全策争于天下","兵不钝而利可全",贵全贱破的微言大义。至昭示战争奥秘,更不惜倾筐倒匣,尽以授人。善战者,胜易胜者也,胜已败者也。请看:这不仅以绣成鸳鸯供人赏鉴,实系以金针渡人。真是"有蕴毕宣,无秘不传"!庶几从字里行问,可以微窥兵家不传之秘于言表。
    刘邦?(JI)说得好:"无形之军政,即道与法是也。而道与法皆内政之主体。故曰,此篇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也。"案:刘说颇中肯綮(QING),实足启示后学以研究途径。
    读法:
    本篇宜分三段读:从"昔之善战者"起,到"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止,为第一段,论先求能守以自保,次图能攻以取胜。从"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起,到"故能为胜败之政"止,为第二段,论自保全胜之道,要在修道保法,胜于无形。从"兵法"起,到"形也"止,为第三段,条举制胜的五项兵法,并设喻刻画胜兵进攻时的形势,以结全篇。
    一、论先求能守以自保,次图能攻以取胜

一之一
    【原 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注 释】
    (1)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人之可胜: 为, 造成, 创造。不可胜, 使敌人不可能战胜自己。此句意为先创造条件, 使敌人不能战胜自己。以待敌人之可胜: 待, 等待、寻找、捕捉的意思。敌之可胜, 指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
    (2)胜可知,而不可为: 知, 预知, 预见。为, 强求。意为胜利可以预测, 却不能强求。
    今译:
    从前善于打仗的人,先造成不可胜的形势,来等待敌人有可以胜的机会。不可胜(这权力)在自己手里,敌人有无可以战胜的机会,(那权力却)在敌人手里。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造成不可胜的形势,却不能(依照自己的愿望)造成战胜敌人的机会,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却不可以硬造。
一之二
    【原 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注 释】
    (1) 守则不足, 攻则有余: 采取防守的办法, 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处于劣势;采取进攻的办法, 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处于优势。
    (2) "九地、九天"句: 九, 虚数, 泛指多, 古人常把"九"用来表示数的极点。九地,形容地深不可知;九天,     形容天高不可测。此句言善于防守的人, 能够隐蔽军队的活动, 如藏物于极深之地下, 令敌人莫测虚实;善于进攻的人, 进攻时能做到行动神速、突然,     如同从九霄飞降, 出其不意, 迅猛异常。
    今译:
    不可胜,是就防守说;可以胜,是就进攻说,所以取守势因为力量不足,取攻势因为力量有余。善于防守的人,如同藏在地下的极深处,(使敌人莫测虚实,无从进攻。)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突然来自天上的极高处,(使敌人措手不及,无法防御。)所以防守既能自保,进攻又能全胜。--论先求能守以自保,次图能攻以取胜。
    二、论自保全胜之道,要在修道保法,胜于无形
    【原 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攻。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注 释】
    (1) 秋毫:兽类在秋天新长的毫毛, 比喻极轻微的东西。
    (2) 不忒: 忒, 音"特", 失误, 差错。"不忒"即没有差错。
    (3) 措:筹措、措施。
    (4) 已败者也: 战胜业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
    (5)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胜兵, 胜利的军队。先胜, 先创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此句意为能取胜的军队, 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     然后才同敌人决战。
    (6)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指失败的军队总是冒然开战, 然后企求侥幸取胜。
    (7) 修道保法: 道, 政治, 政治条件。法, 法度, 法制。意为修明政治, 确保各项法制的贯彻落实。
    (8) 故能为胜败之政: 政, 同"正", 引申为主宰的意思。为胜败之政, 即成为胜败上主宰。
    今译:
    预见到的胜利不过是众人都能见到的,还不算得是顶了不起的;打了胜仗而天下都叫好,也算不得是顶了不起的。这如同举起毫毛不算力量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睛明,听得疾雷的响声不算耳朵灵一样。古时说的善于打仗的人,就是能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他的取得胜利,没有智谋的声名,勇敢的战功,所以他打了胜仗不会犯错误;其所以不会犯错误,是因为他的战略措施是必胜的,是战胜早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常自立于不败的地位,却不放过使敌人失败的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先造成胜利的形势,而后才找机会同敌人开战;失败的军队先同敌人开战而后妄图求得侥幸的胜利。善于用兵的人,既修明治道又确保法纪,所以能作出制胜的策略。--论自保全胜之道,要在修道保法,胜于无形。
三、条举制胜的五项兵法,并设喻刻画胜兵进攻时的形势,以结全篇
    【原 文】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YI)称铢(ZHU)。败兵若以铢称?。胜者之战人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者,形也。
    【注 释】
    (1) 度: 指土地幅员的大小。
    (2) 量: 容量, 数量, 指物质资源的数量。
    (3) 数: 数量, 数目, 指兵员的多寡。
    (4) 称: 衡量轻重, 指敌对双方实力状况的衡量对比。
    (5)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生,产生;言双方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土地幅员大小的不同之"度"。     度生量: 指因度的大小不同,产生物质资源多少的"量"的差异。量生数: 指物质资源多少的不同,产生兵员多寡的"数"的差异。数生称:     指兵力多寡的不同, 产生军事实力的对比强弱的不同。称生胜: 指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不同, 产生、决定了战争胜负的不同。
    (6) 以镒称铢: 镒、铢, 皆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等于二十四两, 一两等于二十铢;铢轻镒重, 相差悬珠。此处比喻力量相差悬歼,     胜兵对败兵拥有实力上的绝对优势。
    (7) 胜者之战民也: 战民, 指统军指挥士卒作战。民, 作"人"解, 这里借指士卒、军队。
    (8)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 七尺( 也有说八尺) 为一仞。千仞, 比喻极高。溪, 山涧。
    (9) 形: 指军事实力。
    今译:
    兵法上有五项(一串相生,都是从地起算的)法则,即:一为度,二为量,三为数,四为称,五为胜。。(敌我双方各据地来作战,)有了地就要产生计算距离远近的度,有了度就要产生计算面积大小的量,有了量就要产生计算能配备兵员多少的数,有了数就要产生计算敌我兵力轻重对比的称,有了称就可以得出优胜劣败的判断。所以胜兵打败兵如同用?称铢一样,(处于绝对的优势;)败兵打胜兵如同用铢称?一样,(处于绝对的劣势。)打胜仗的人使用人民战斗,如同决开八千尺深溪中的积水那样,这是一种兵力充足的表现。--条举制胜的五项兵法,并设喻刻画胜兵进攻时的形势,以结全篇。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