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虚实篇》第六
 

首页\第5、6讲 知己——造势与运势\
2、运用虚实--论虚实的妙用(《虚实篇》第六)
    (4)因敌致胜
    【原 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今译:说到战斗方式有似流水的形态,流水的形态,是避开高处而向下奔流;战斗的方式,是避开敌人坚固的阵地攻击敌人的空虚处。流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战斗因敌情来决定取胜的方式。所以战斗没有常久不变的方式,犹如流水没有常久不变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以取胜的,叫做神。所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没有哪一行常胜无衰,四时(春、夏、秋、冬)相接相代,也没有哪一时常住不移,太阳有短日也有长日,月亮有缺时也有圆时。--论虚实之用,神妙莫测,要在避实击虚,因敌变化。
随机应变 用兵如神
    【原文】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释义】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评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认为,河水是在不停流动的,当人们第二次踏入同一河流时,他们所接触到的水流已是变化了的新水流。
    赫拉克利特的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战争也是这样,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因此,选择作战方向、制定作战方针以及实施作战计划都必须随敌变化而变化,纸上谈兵、墨守陈规、按图索?(JI、?),只能被战争的汪洋大海所淹没。
    公元前506年,孙子和伍子胥率吴国精兵6万人杀奔楚国。吴国在长江下游,吴军精于水战。但是,行至淮水,孙子下令弃船上岸,原因是:逆水行船行军速度缓慢,楚国将因此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吴军快速行军直达汉水,楚将子常率大军迎战。孙子了解到子常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判断他定会趁吴军立足未稳,夜间来劫营,于是设下埋伏,不但一举将子常派来偷袭的军队消灭,还趁机杀入楚军大营,子常奋力死战,孤身一人逃得性命,吴军大获全胜。
    敌变我变,关键在于一个"先"字,必须抢在敌人再次"变化"之前,改变已经"过时"的作战计划,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先发制人。
    市场竞争是一场没有炮火硝烟的战争,"商情"同样是瞬息万变。1989年9月,饮誉全球的联邦德国"能达普"摩托车因经营失误被迫出卖,正在联邦德国考察的天津技改办主任丁焕彩立即向该厂表示要购买该厂的意向,并火速回国商议。10月12日,丁焕彩通知德方:中方决定购买该厂,但这时候,伊朗商人已抢先一步与该厂签定了购厂合同,伊方交款时间定在10月24日。丁焕彩在失望之余,突发异想:"如果伊方不能按时交款呢,"10月22日,中方派人赶到德国。由于某些原因,伊方果然未能按时交款,于是,中方硬是从伊朗人手中"抢"到了先进的"能达普"摩托车生产线,出价比伊朗人还要低。
    要做到"随机应变,用兵如神",首要任务是准确察知敌情,其次是根据己方的情况,果断决策,出奇制胜。
因敌而变与战争--张巡"草人借箭"守雍丘
    唐朝末年,安禄山起兵反唐,派叛将令狐潮率重兵包围了雍丘(今河南杞[QI、起]县)。守将张巡留1000 人守城,自己带领1000精兵,打开城门,分数队冲出。张巡身先士率,冲进敌阵猛砍,兵士个个奋勇。叛军作梦也没想到张巡敢冲出城,措手不及,连连向后退。第二天令狐潮驾起云梯,指挥士兵登城。张巡又率领士兵把用油浸过的草捆点烧后抛下城来,登城的士兵烧得焦头烂额,非死即伤,惨叫之声不断。
    此后六十多天里,只要一有机会,张巡就突然出兵攻击,或是夜里从城上缒(ZHUI、追)下一队勇士杀入敌营,敌军日夜惊慌。张巡还用计夺取了叛军的大批粮食和盐。
    粮盐虽足,但城中箭矢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张巡又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兵士扎了许多草人,给它们穿上黑衣。当夜,月色朦胧,张巡命令兵士用绳子把草人陆陆续续地缒下城去。城外叛军见这么多人缒下城,纷纷射箭,一时间箭如飞蝗。射了半天,叛军发觉不对劲,因为他们始终没听到一声喊叫声,而且又发现这一批刚拉上城去,那一批又坠下来,方知中计,所射的都是草人。这一夜,张巡竟得箭10万支。
    当天深夜,张巡把外罩黑衣、内穿甲胄的士兵从城上放下去。叛军见了,都哄起来,以为又是草人。以后双夜,张巡都是如此,城外叛军全不在意。
    一切准备就绪,张巡决定发起总攻。这一日,张巡又把500名勇士趁夜色缒下城去,勇士们奋勇突进敌营。叛军一点准备也没有,立时大乱。接着,叛军的营房四处起火,混乱中,也不知来了多少官军,张巡率军直追杀出10余里,大获全胜。
因敌而变与救人--缇(TI、提)索救父
    西汉初年,刑法十分严酷。
    当时,有一位名医叫做淳于意。淳于意曾做过齐地管理粮库的小官太仓长,后得名师指教,潜心学医,声誉鹊起。在汉文帝四年的时候,淳于意被人诬告了一状,按法律要被押送至京城长安执行"肉刑"(刺字、割鼻或砍去一只脚)。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眼见父亲要被押送走,五个女儿哭做一团。淳于意心绪烦乱,叹道:"唉,生女不如生男,到了紧要关头却没有一个能跟我去打官司!"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索才十多岁,听到父亲的话后,心如针刺,她想:"女子和男子都是人,为什么就不如男子?"她对四个姐姐说:"我陪父亲去长安,就是死,也要为父亲辩明清白,搭救父亲!"
    缇索收拾行李,跟随着父亲,一路上餐风饮露,倍受艰辛,终于到了长安城。缇索一到长安城就四处向人打探救父亲的办法,一位好心人被小缇索救父的精诚之心所感动,对她说:"皇上曾经有令,百姓如有急难的事情不能解决,可以直接给皇上上书,你父亲果真冤枉,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缇索听后,谢过好心人的指点,立刻写了封十分诚恳的书信,亲自送到皇宫,请求守卫皇宫的卫兵转呈给汉文帝。缇索在信中写道:
    "我是太仓小吏淳于意的小女儿,名叫缇索。我父亲在齐地做官时,人人都称赞他廉洁奉公;后来,父亲行医各地,为人治病。父亲精通医学,深受称道,偶尔有治不好的,那也是病人已不可救药,与父亲无干。如今,父亲被歹人诬告,被判处以肉刑。我知道人一旦诛死是不会复生的,人被处以肉刑,割掉鼻子不能再长出来,砍掉一只脚不能再接上,脸上被刺了字人就破了相,以后,这个人想改过自新也办不到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我是一个弱小的女子,情愿入身为官婢,替父亲赎罪……"
    汉文帝读罢缇索的信,很为缇索舍身救父的一片诚心所感动,又听说淳于意是个颇有名气的良医,于是下令免除淳于意的刑罪,随后,又下诏免除"肉刑",以罚做苦工和打板子来取代。
    缇索力求主动,大胆"告御状",不但救了父亲,还使天下的人都免除了"肉刑"的痛苦,传为古今一大佳话。
因敌而变与战争--周亚夫大破七国兵
    汉景帝即位不久,吴王刘濞(BI、笔)勾结早已蓄谋造反的六个诸侯王,统率20万大军,势如破竹地杀向京城。汉景帝任命中尉周亚夫为前知统帅,火速赶往前线,挡住刘濞。
    周亚夫情知战事险危,只带了少数亲兵,驾着快马轻车,匆匆向洛阳赶去。行至灞(BA、霸)上,周亚夫得到密报:刘濞收买了许多亡命之徒,在自京城至洛阳的崤渑(XIAO、小;SHENG、声)之间设下埋伏,准备袭击朝廷派往前线的大将。周亚夫果断避开崤渑险地,绕道平安到达洛阳,进兵睢(SUI)阳,占领了睢阳以北的昌邑城,深挖沟,高筑墙,断绝了刘濞北进的道路。随后,又攻占淮泗(SI、四)口,断绝了刘濞的粮道。
    刘濞的的军队在北进受阻之后,掉头倾全力攻打睢阳城,但睢阳城十分坚固,而且城内有足够的粮食和武器。守将刘武因为得到了周亚夫的配合,率汉军拼死守城,刘濞在睢阳城下碰得头破血流后,又转而去攻打昌邑,以求一逞。
    周亚夫为了消耗刘濞的锐气,坚守壁垒,拒不出战,刘濞无可奈何。
    渐渐地,刘濞因粮道被断,粮食日见紧张,军心也开始动摇。刘濞害怕了,他调集全部精锐,孤注一掷,向周亚夫坚守的之垒发起了大规模的强攻,战斗异常激烈。
    刘濞在强攻中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略,他表面上是以大批部队进攻汉军壁垒的东南角,实际上将最精锐的军队埋伏下来准备攻击壁垒的西北角。但是,周亚夫棋高一着,识破了刘濞的计策,当坚守东南角的汉军连违告急请派援兵时,周亚夫不但不增兵东南角,反而把自己的主力调到西北角。果然,刘濞在金鼓齐鸣之中,突然一摆令旗,倾其精税,以徘山倒海之势向壁垒西北角发起猛攻,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猛烈。
    激战从白天一直打到夜晚,刘濞的军队在壁垒前损失惨重,将勇气和信心丧失殆尽,加之粮食已经吃光,只好准备撤退。周亚夫哪肯放过这一大好时机,他命令部队发起全面进攻,只一仗就把刘濞打得落花流水。刘濞见大势已去,带着儿子和几千亲兵逃往江南,不久就被东越国王设计杀死。周亚夫乘胜进兵,把其余六国打得一败涂地。楚王、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和越王先后自杀身亡,一场惊天动地的"七国之乱"就这样被平息了。
    周亚夫在国家处于死生存亡的关键时刻,以其大智大勇,力挽狂澜,保住了汉朝的江山。
因敌而变与生存--曹操献刀
    东汉未年,董卓专权,他迫使汉献帝封他为丞相,在朝中横行霸道,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
    这一天,王允秘密召集一些大臣,商议除掉董卓,但始终想不出一条好计策来。眼见董卓为所欲为,身为汉朝老臣不能为国除害,为主分忧,有的大臣哭了起来。
    正在这时,有个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放声大笑,他说:"大丈夫做事,说干便干,何必像妇孺一样,哭哭啼啼,优柔寡断!"众人一看,乃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曾为顿丘县令,黄中起义后,升为济南相,很有才干。董卓进京后,也看出曹操不是等闲之辈,为培植党羽,便封曹操为骁骑都尉。曹操表面对董卓也很恭敬,董卓便把曹操当成了亲信。
    曹操说:"我屈身董(DONG、动)卓,就是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以便寻找机会为国除害。现在老贼对我越来越信任,我愿意拿一把快刀进入老贼居室刺死他!"王允一听,十分高兴,连忙赠给曹操一把宝刀。
    曹操带刀来到董卓居室,恰值董卓也有事要同曹操商量,他问曹操,"孟德为何此时才来?"曹操将计就计,答道:"我的马走的太慢,因此来迟。"董卓立即命侍从到马厩里给曹操选一匹好马,侍从答应着去了。屋中只有董卓和曹操两个人,曹操见此良机,急忙从怀中抽出宝刀,恰在此时,董卓突然转过身来,大声喝问,"孟德何为?"曹操一见董卓发觉,知道再难行刺,灵机一动,连忙跪在地上,双手平托宝刀,十分谦恭他说:"我近日得到一口宝刀,特来献给丞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把宝刀,心中喜欢,竟没有怀疑曹操。这时侍从已牵来一匹马,董卓就带着曹操到外面看马。曹操连赞:"好马!真是一匹好马,我骑上它试试!"说着,骑上马,飞驰而去。
    原来,董卓已感到自己积怨太多,担心有人行刺,就在自己的床里边安了一面镜子。所以曹操抽刀之时,他已从镜中看得清清楚楚。曹操行刺不成,反而白送了一把宝刀。
    曹操走后,董卓把孟德献刀之事对李儒说了。李儒听后,告诉董卓:"孟德不是献刀,他是要行刺主公。"董卓一听,七窍生烟,立刻派人去捉拿,但曹操已不知去向。他本就只身一人在京城,又无法拿他的家人治罪,董卓只得作罢。
因敌而变与战争--魏舒因势更制破戎狄
    我国古代用战车作战,据史书记载,中国战争史上中原各国从车战转向步战,是从晋荀吴伐戎狄后开始的。
    春秋时期,大原(今山西太原及附近一带)是戎狄人集居的地区,他们经常侵扰晋国的北部地区。晋平公17年,荀吴奉晋侯之命,率千乘战车,浩浩荡荡讨伐戎狄。可部队一开进戎狄境地,就吃尽了苦头:那里沟壑纵横交错,道路崎岖,众多的战车和士兵拥挤在窄窄的山道上,拥拥挤挤,稍不留神,战车就会翻进山沟。戎狄士兵不时乘机冲出来袭击,他们地形熟悉,凶猛强悍,越沟跳涧,如履平地,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之间,就跑得无影无踪,晋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眼见队伍日渐混乱,人心惶惶,荀吴忧心如焚。
    大将魏舒建议说:"这鬼地方,40名士兵跟一辆战车反而绊手绊脚,不如每车只用10名,定能取胜。"
    荀吴应允,并交由魏舒去办理。魏舒带着新组建的战车同戎狄人交战,果然胜了。
    正当晋军高兴之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戎狄人战败后,退守山林,兵车干脆进不去,无法追击。
    魏舒又建议说:"将军,我们也丢弃兵车,重新更制编伍,跟戎狄人一样,徒步作战算了!"
    荀吴觉得有道理,于是,魏舒就开始着手改编部队。没想到他自己的车兵却闹起事来,他们不愿意和步兵同列,魏舒当场杀了那个闹事的,余者肃然听命。
    魏舒把车兵和步兵混编在一起,五人一伍,作为战斗的最小组织。又把伍编成能互相配合应援的军阵:作战之时,前面布二伍,后面布五伍,右面一伍,左面三伍,形成后强前弱中间空的方阵。他还挑选出十伍机警的士兵组成突击队,互相支援。
    魏舒带着这支新编组的队伍向深山密林中进发。躲在林中的戎狄人见晋兵一反常态,无车无马,部队零星分散,不由得哈哈大笑。他们也没布阵就大大乎乎地冲过来,两军相接,晋兵假装败退,戎狄兵满不在乎地追过来。一声鼓响,晋军从三面掩杀过来,把他们分割包围,戎狄顿时乱作一团,慌忙转身逃命。不料,归路早被布置在阵前的士兵切断,待往左右溃逃时,晋军的左右诸伍截住厮杀。死者无数,所剩的戎狄部族只好投降,接着晋军又用相同的阵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因敌而变与战争--拉纳随机应变设陷阱
    拉纳是以色列的第21师指挥官。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拉纳突破叙利亚军队的防线,向叙利亚境内推进。这时,他突然发现有100至150辆坦克和装甲车的伊拉克装甲部队分两路向他的侧翼开来。拉纳大吃一惊,如果敌人向他暴露的侧翼发起攻击,后果将不堪设想。拉纳立刻下令停止前进,命令部队向南迂回,变进攻为防御,在纳赛吉·迈斯哈拉贾巴、马兹设下陷阱,留下一个宽4.5英里的袋口,专等伊拉克军队就范。
    拉纳发现的伊拉克装甲部队是伊拉克的装甲第3师第10机械化旅。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前,伊拉克政府曾许诺埃及政府:一旦发生战争,伊拉克就派出第3装甲师开往叙利亚。战争开始后,伊拉克信守诺言,于10月12日命令第3装甲师开赴叙利亚。第3师第10装甲旅奉命向特勒迈斯哈拉运动,侧击以色列军队。
    12日傍晚,伊拉克第10装甲旅行进至"口袋"口纳赛吉地区,发现了以色列的装甲部队。伊军没有夜战经验,在"口袋"口休整了一夜,准备在13日凌晨3时方向以军发起攻击。以军不动声色,静候"鱼儿"上"钩"。
    13日凌晨3时,伊军按计划向以军发起攻击,以军按兵不动,一炮不发。伊军以为以军力量不足,长驱直入,全部落入"口袋"之中。此时,东方发亮,以军以火力威猛的谢尔曼坦克在距伊军仅200码处开始反击,伊军坦克和装甲车纷纷中弹瘫痪,仅仅几分钟,伊军第3师第10装甲旅的50辆坦克和70辆装甲车就全部变成了一堆废铁,而以军竟没有一辆坦克被毁!
因敌而变与出访--周恩来免遭空难
    1954年4月,周恩来、陈毅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非万隆会议,同时决定包用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前往印尼万隆。
    为确保中国代表团的安全,北京公安总局特别发出指示:密切监视美国和台湾方面的动向。4月5日晚12时,一名从香港返回的广东省公安厅的侦察人员专程从广州赶到北京,汇报道:"美国和台湾的特务机关已获悉我方代表团的行踪,很可能采取破坏行动。"
    4月10日晚,周恩来回到中南海家中,与邓颖超谈起亚非万隆会议的筹备情况及美蒋特务的活动情况,让邓颖超提高警惕。周恩来说,"蒋介石太蛮了!他以为这样就可以阻止我前去万隆,当年重庆百万禁军之地我也敢闯进去,难道这小小的威胁就能难倒我吗?"
    晚饭后,邓颖超出来散步遇到了毛泽东,毛泽东问:"恩来呢?准备好了吗?"邓颖超随口说了一句,"出了一点小麻烦,恩来说已经解决了。"毛泽东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派人把周恩来请到自己的书房,详详细细地问清了情况,并立即实施了没有第三者知道的绝密措施。
    4月11日上午,"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准时到达北京,中国代表团、越南代表团部分成员及新闻记者等11人登上飞机。飞机经香港加油后又飞行了5个小时,飞临北婆罗洲沙捞越北的上空,突然,一声爆炸,飞机化为一团火球,落入大海。
    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集团欣喜若狂,欢呼周恩来的"死"是"反共复国斗争的一大胜利"。但是,当周恩来总理突然出现在万隆会议上时,他们顿时沮丧万分。
    周恩来在与毛泽东交谈后,接受了毛泽东的"命令"--连夜乘飞机秘密提前出发了。
    爆炸发生后,香港政府在经过严密的调查后证实:台湾驻香港的特务机关是这次事件的祸首,他们趁"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香港机场加油之机在飞机上安放了定时炸弹。
因敌而变与经销--以变应变,烟灰缸畅销
    浙江省有一家以出口烟灰缸而名闻遐尔的工厂,其经营秘诀是:主随客便,以变应变。
    该厂生产的烟灰缸质地优良,造型精雅,投放国际市场后,一直很受客户欢迎。但是,有一段时间,烟灰缸突然滞销。工厂急忙派人赴国外考察,很快找出滞销的原因,国外掀起了一种使用壁挂电扇的热潮,工厂生产的烟灰缸缸底过浅,电风扇一吹,烟灰飞出来,到处飘散,令家庭主妇们叫苦不迭。工厂立即生产了一种缸底深、容积大的烟灰缸,投放国外市场后,一售而空。过了几年,烟灰缸再次滞销。"是市场已经饱和?还是出现了新的情况?"工厂再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又很快找出了滞销原因: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外许多家庭已将壁挂电风扇淘汰,换上了空调,家庭主妇们嫌这种缸底深、容积大的烟灰缸不好清洗,因此不愿意使用它们。工厂针对新的变化又及时地推出了一种造型别致的烟灰缸,投放市场后,备受用户的青睐。
    一个小小的烟灰缸,畅销--滞销,滞销--畅销,其中的奥秘就这么多,何况是尖端、高科技产品!
因敌而变与公关--阿特牟逊造访伊斯曼
    乔治-伊斯曼是著明的柯达(Kodak)公司的创始人。
    伊斯曼成名之后经常为兴办各种公共事业慷慨解囊。一天,纽约一家制椅公司的董事长阿特牟逊听说伊斯曼想在罗切斯特建一所音乐学院,并为纪念他的母亲而建一所剧场,他就赶赴罗切斯特,希望能得到这两栋大建筑的座椅的订单。临行,一位朋友提醒他:"如果你想得到那笔订单,我劝你最好只和伊斯曼会面5分钟,伊斯曼整天忙碌不堪,他不喜欢别人打扰。"
    阿特牟逊将朋友的话记在心头,很小心地敲开了伊斯曼的办公室大门。"早安!请问先生找我有何贵干?"伊斯曼开门见山地问。
    阿特牟逊被房内的装饰吸引住了,竟忘记回答主人的问话:"啊!这房间的装饰和摆设,格调真高雅,我从事室内装饰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样令人赏心悦目的办公室。"
    伊斯曼目光一闪,道:"是啊!你这么一说,使我想起当初装璜的事了……"
    "这是英国?(JIAN、见)木制做的吧?"阿特牟逊走到木质的墙壁前,"和意大利?木不太一样。"
    "不错。这是一个朋友给我从英国挑选来的。"伊斯曼很乐意回首往事,于是,阿特牟逊便与伊斯曼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
    谈话中,阿特牟逊对伊斯曼的奋斗历程表示了由衷的钦佩,伊斯曼则对往事感慨万分。他说:"我父亲在我七岁时就去世了,兄妹全靠母亲一人抚养。到了14岁,我就不得不放弃学业,找一份活干,可母亲还是劝我回学校读书。"
    "所以,您要把自己的成功归于仁慈的母亲!"阿特牟逊提起了Kodak中的两个"K"字母。
    "是阿!是啊!"伊斯曼急忙说,于是,他们的话题又转到了伊斯曼的工作上,伊斯曼甚至打开一只大箱子。从里面拿出他从英国人那里买来的一个照相机,那是他研究照相机的第一个实验品……
    这一次谈话一直持续了二个多小时,伊斯曼还把阿特牟逊请到家中去做客,此后,俩人成了莫逆之交。
    当然,那笔价值9万美元的座椅订单是非阿特牟逊莫属了。
    阿特牟逊确实对乔治·伊斯曼怀有十二万分的敬意,不过,在他迈入伊斯曼办公室的那个时刻,他是否有意识地在奉承伊斯曼呢?这,只有阿特牟逊心中清楚。
    看来,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因敌而变与教育--美国教坛奇女子的治学绝着
    劳安妮·约翰逊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后本有去大学任教授的美好前程,但是,她没有去大学任职,而是选择了一所三类高中,用劳安妮·约翰逊的话来说:"我看不惯他们的厌学、自暴自弃、吸毒、自杀,我要重塑'差生'的心灵!"
    劳安妮来到帕克蒙特高中,副校长交给她一个一周不到就换了三位班主任的"差班";"我相信你会干好。学生们会为他们有一个固定的老师高兴的!"
    上课铃响了。劳安妮踏着铃声走入教室,教室内一片混乱,笑骂打闹,纸屑飞舞,学生们对劳安妮的出现视为不见,笔记本、试卷、教课书忽然间飞向空中,一本大字典直奔劳安妮头上打来,幸亏劳安妮反应得快,才没有被字典击中,但这一下却使教室内的混乱沉寂下来,几十双眼睛都盯住了劳安妮的一双眼睛。
    字典是放在教室后面的书架上的,书架旁站着6位蓄着胡须的大个子男生,其中一名个子最高的男生离书架最近,他故作态势地望着劳安妮头上墙上的挂钟,等待着劳安妮的下一步举措。
    劳安妮想起了在海军陆战队受训时的首任教官一一一她不足五英尺高,但她有一双咄咄逼人的眼睛,似乎能把一切都看透。
    劳安妮笔直地走近那位大男生,鼻尖几乎触到了对方的鼻梁,然后以不容置辩的口吻说:"对不起!假如你坐下的话,我会更满意一些!"
    大男生似乎想向后退,但身后是墙,两个人对视了约有两分钟,整个教室静得出奇。最后,大男生心虚地垂下了眼睛,嘟哝着说:"你让我往哪儿坐呢?"
    "头一徘!"劳安妮挥手一指,一个漂亮的后转动作,大步回到讲台,"自我介绍一下一一本人18岁参加海军,靠自修学完大学课程后在海军陆战队当教官。今天来做你们的班主任。"
    教室中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但很快又趋于安静。
    劳安妮在黑板中央划了一条直线,在左边写上"称职教师"四个字,然后问:"请同学们说,什么样的教师才称得上是称职教师?"
    "敢踢屁股!""公正!""讲课有趣!""能管得住人!"
    劳安妮又在右边写上"合格学生"四个字,问:"那么,什么样的学生算是合格学生呢?"
    "准时到校!""上课不捣乱!""交作业!""不撒谎……"
    下课铃响了,没有一个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所有的学生都在默默地思索。
    ……
    今天的劳安妮·约翰逊已经36岁了,她是西方教育界公认的教坛奇女子、女强人。
因敌而变与生产--"为所有的人生产轿车"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口号是:"为所有的人生产轿车。"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且,真正要做到,必须付出卓绝的努力。
    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一派祥和景象,通用汽车公司适时研制出售价较高的高级汽车,买主和卖主皆大欢喜,30年代,经济危机笼罩了资本主义世界,各阶层的购买力大打折扣,通用汽车公司又研制出售价较低的轿车,顺应了潮流,5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复苏,一些大老板向通用汽车公司订购了高消费的豪华汽车,通用汽车公司便推出了一批大型豪华汽车;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许多销费者对小型豪华车分外垂青,通用汽车公司敏锐地觉察到这一消费趋势,立即将小型轿车"考贝尔"改装成小型豪华车,领先汽车制造业的同行们占有了市场;70年代,石油危机的阴影笼罩全球,通用汽车公司又研制出低能耗的轻型轿车,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通用汽车公司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消费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产品,因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汽车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因敌而变与经销--蜀市三贾
    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曾讲过一个"蜀市三贾"的故事:
    四川某地有三个商人:张甲、王乙、李丙,他们分别在城里开药铺。
    张甲的铺子专门经销名贵药材,价格昂贵,而且一成不变,去他那里买药的只能是达官显贵,即使是在药材销售的旺季,张甲的药铺门前,仍是"罗雀",张甲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王乙的铺子既经销贵重药材,也经销一般药材,价格适中,他的生意还算可以,日子也比张甲好得多。
    李丙的铺子专门经销普通药材,凡是平民百姓要用的,李丙的药铺都有。而且,李丙的药材按等级定价,随行就市。因此,李丙的药铺生意兴隆,长年不衰。李丙本人也很快发了财,成了富翁。
    三个商人,三家药铺,三种不同的经销方式,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假如你也在做生意,记住:"当事者迷"哟!
因敌而变与开拓市场--郑州铝厂融遍国内、国际市场
    郑州铝厂是长城铝业公司的一个下属工厂,指令性计划,占该厂产销额的80%左右,营销回旋余地很小,但该厂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融会贯通",年年完成销售计划和利税计划。
    1987年,铝价看涨,郑州铝厂的氧化铝成了走俏商品,铝厂采用集中批售计划外产品的办法,走价格的上限,形成了利润高峰。1988年,国内铝锭统一限价销售,每吨不超过6700元,而香港市场每吨铝锭卖到13800元,郑州铝厂以最快速度向香港市场提供了1200吨铝锭,赚了1120万元。1991年,国内氧化铝市场疲软,国外氧化铝价格暴跌并涌人国内市场,令国内市场雪上加霜。郑州铝厂审时度势,果断召开产品交易会,邀请全国67家用户参加。交易会上,铝厂宣布铝价由每吨2000元降至1790元,如付现款,每吨降为1750元。郑州铝厂应变能力快,措施得当,一下子把积压产品全部售出。
    郑州铝厂的成功为大、中国营企业指明了一个方向。
因敌而变与平乱--度尚平息贼乱
    度尚是汉桓帝时的荆州刺史,胆识过人。当时.湖南长沙、零陵一带,盗贼蜂起,尤以卜阳、潘鸿二贼为烈。度尚奉命进剿,三战三捷,卜阳、潘鸿两人被迫退入深山,凭险顽抗。度尚意图乘胜进剿,一举平息贼乱,但官兵们的口袋中已装满了金银珠室,人人不思再战,个个渴望回师。度尚见状,心生一什道:"卜、潘二贼非等闲之辈,现已退入谷中,凭险固守。我军连连征战,已疲劳不堪,不便轻进。如今,我正在调集各路兵马来增援,待援兵到达后,合兵一处,一举破贼。援兵来到之前,弟兄们可以多多休息,养精蓄锐;也可以习武练功、上山打猎。"
    命令一下,各营官兵无不欢天喜地。开始几天,官兵们还是有所约束;几天之后,上山的上山,打猎的打猎,白天几乎倾营出动,晚上则又吃又喝,闹得不亦乐乎。
    一天,度尚趁军营中无人之机,暗派亲信人员潜入各军营中,将几座营盘一把火烧光。到了傍晚,外出行猎的官兵们陆续归来,见军营和私囊中的金银珠宝全部化为灰烬,不由得连连叫苦,又恼又恨。度尚乘机对官兵们说:"卜、潘二贼着实可恶!不杀不足以平我等心头之愤。卜、潘二贼所居之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大家奋力剿杀二贼,今日的损失,明日补回,大家意见如何?"
    官兵们无端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哪里还有不愿意的。
    第二天,度尚出奇兵飞抵卜、潘二贼的山寨,卜阳、潘鸿只道是官兵还在吃喝、行猎,没有丝毫的防备,被官兵一阵猛杀猛砍,四散逃走,卜阳和潘鸿两人则被杀死在混战之中。
    荆州的盗贼之乱从此平息。
因敌而变与战争--赵延进随机应变败辽军
    宋太宗赵光义为了防止将领们拥兵自重,每到用兵之时,才临时任命官员担任指挥使、都招讨使等职务,带兵出征。另外,将军出征之前,皇帝还要亲自授予阵图,要求指挥官必须按着规定的阵图作战。不管战事如何,一律不许更改。就是败了,也无大罪,不然,严惩不怠。这样一来,尽管宋朝兵多将广,武器精良,但由于照图打仗,在和辽国作战中屡战屡败,因此,每次出征,士兵们都又慑又惧,士气十分低落。
    辽国燕王韩匡嗣于公元979年9月又领兵侵犯宋边境。太宗命云州观察使刘廷翰率兵御敌,命崔翰、赵延进、李继隆等带兵参战。
    临行之时,太宗故技重演,又把阵图赐给了众将、命他们按图作战,还要"务求必胜"。
    朱军行到满城之时,辽兵漫山遍野,从东西两面蜂拥而来,登高望去,只见烟尘滚滚,望不到边际。
    众将眼看辽兵就要冲上来了,急忙按图布阵。太宗这次赐给他们的阵图是把大军分成八阵,每阵之间相隔百步远,把兵力分散开。
    兵力这样分散,能挡住辽兵铁骑的冲击吗?大家禁不住惊慌恐惧起来。"皇上派我们来,不就是要把敌人打回去吗?接着图上打,非败不可,情况紧急,只有集中兵力,才能胜利。这样虽然有不照图打仗的罪名,但总比丧师辱国好得多!"赵延进大声说,他决心根据实际情况布阵排兵。
    "万一败了,那可如何是好?"崔翰忧心忡忡他说。
    "如果兵败,罪名由我承当"赵延进坚定他说,因为他见辽国大军已迫近,不能再迟疑了。
    可崔翰还是犹豫不决,擅改圣旨的罪名实在令他恐惧。
    "兵贵适变,怎能预定,这违背圣旨的罪名,我一人承担了,如再迟疑,可就来不及了!"李继隆也催促说。
    崔翰终于下定决心,把八阵改为二阵,前后呼应。还派人去诈降。辽燕王韩匡嗣深信不疑,不加丝毫防备。
    没过多久,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宋军突然杀出,辽军措手不及,很快败退下去;宋军穷追猛打,许多辽兵坠入坑谷。这一仗,宋兵杀死辽兵万人,活捉三千,缴获战马千匹,兵器不计其数。
    捷报传到京师,宋太宗没有追究不按图作战的责任,反而封赏了赵延进。但奇怪的是,在以后的对辽作战中,赵光义还是搞那老一套:战前赐阵图,定策略,大将们不得违背,战争的胜负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敌而变与经营--施密特老板的"团队"战术
    美国"橡胶姑娘公司"的老板沃尔夫岗·施密特在经营自己的公司时,独创了一种"团队战术"--施密特把目光紧紧盯在市场上,每当市场需要某种新产品时,他就组建一个新的"团队",研制这种新产品,并把它推向市场;每当某种产品不能适应市场时,该产品就被淘汰,该"团队"也就被撤消。施密特打了一个比方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做法,他说:"植物失去自身的一小部分并不会杀死植物本身,而是把能量转移给它的其余部分。"
    施密特每年要创建400个"团队",换而言之,每年要开发400种新产品。
    施密特经常把他的雇员派到世界各地的贸易和艺术展览会上去参观、学习,以寻求适应薪的潮流、适应各阶层人们需要的新产品的创意。例如,一次,施密特和他的几位经理去参观一个电子产品博览会。会上,众人发现本公司生产的喂鸟器和一种无线电玩具电后很受欢迎。几个人议论了一番,其中一位经理说:"如果在喂鸟器中放一个集成电路唱片,播放鸟的鸣叫,顾客会怎么样?""会感到新奇!""会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不错,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随意到户外去的老人,无疑是一种最有趣味的享受。"于是,又一个新"团体"诞生了,又一种新产品一一播放鸟鸣叫的喂鸟器诞生了,这种鸟鸣器一诞生就得到顾客们的喜爱。
    施密特这种"以变应变"的"团队"战术使该公司能高度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现代社会,公司的年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
因敌而变与审判--老吏的妙计
    明代的安吉州曾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
    某富豪人家娶儿媳,三亲六故和邻里都来庆贺,一个小偷也混了进来,潜入洞房,一头钻入床底。小偷本想乘新郎、新娘你欢我爱之机偷些金银首饰离去。不料,一连三天三夜,洞房内外,灯火通明,人员不断。小偷躲在床下,饥渴难挨,只好冒险从床下爬出来,拔腿向外逃去。
    新郎、新娘突然看见床下爬出个人来,吓得魂飞魄散,"哇哇"乱叫,屋外的人听到惊呼声,又看见从屋中跑出来一个陌生的人,一拥而上将小偷抓获到官府。
    县令立即开庭审问。小偷矢口否认自己是个盗贼,再三申明自己是新娘娘家派来的"郎中",小偷争辩说:"新娘从小就有一种怪病,娘家担心她的病复发,让他跟随而来,卧在床下,以便及时治疗。"
    县令半信半疑,又拿新娘娘家的事情来盘问,小偷对答如流,并说:"请让新娘来当堂对证,以辨清白!"
    县令一想,也只好这样了,便传令原告去带新娘子来。原告回到家中,与新娘、新郎商量,新娘宁死也不肯出堂对证,新郎也宁可输掉官司而不愿意让爱妻抛头露面。县令无计可施,便向身边的一位老吏,"你看这事如何是好?"
    老吏道:"我看被告鼠头鼠脑,不似好人。他料定新娘断然不肯出丑,才敢大言不惭让新娘来对证,如果放掉他,岂不是助纣为虐?"
    县令道:"依你看,怎样做才可令他显露原形?"
    老吏说:"被告躲在床底,又是仓皇逃出屋,新娘子生得如何模样,他未必清楚,只消如此、如此……"
    县令大喜,立即派人去妓院找了一名年轻妓女,穿上新婚礼服,坐上花轿,一直抬到县府公堂门外。
    县令对小偷说:"新娘子己被传来,你可敢与她对证?"
    小偷道:"有何不敢?"边说,边迎向珊珊走出花轿的妓女,大声嚷道:"新娘子!你母亲让我跟随你来治病,为什么让你婆家的人把我当做贼送到这里来?"
    小偷的话还没说完,满屋子的人哄堂大笑起来。
    县令一拍惊堂木:"来人!将这无耻贼人拉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小偷情知原形毕露,立刻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因敌而变与政治--蒋介石的"下野"与"复职"
    蒋介石在其政治生涯中曾一次又一次被迫"下野",但又一次又一次"复职"。"下野"是蒋介石以"一变"应"万变"的拿手好戏。
    1927年8月,蒋介石在徐州城被北洋军阀孙传芳打败,狼狈退回南京。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指挥桂系军队控制了南京,威逼蒋介石交出大权。蒋介石势单人孤,只好宣布"下野"。但是,"下野"不过是蒋介石的韬晦之计,"下野"后,蒋介石四处活动,成功地取得了冯玉祥、阎锡山的支持,又网罗了一批党羽,反而把桂系"孤立"起来。仅仅过了三个月,李宗仁就不得不发表声明,让蒋介石回南京"复职"。蒋介石"复职"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将李宗仁逐出"中央"。这是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和"复职。"
    1947年后,蒋介石发动了不得人心的反共内战,在辽沈、淮海、平津连连败北,损失惨重。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抓住蒋介石的"失误",向蒋介石发起猛攻,逼迫蒋介石"退位",蒋介石自感难逃"重责",为了掩人耳目,故伎重演,发表"下野"声明,让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但是,蒋介石"下野"后,将军权、财权全部"带走",又把自己的嫡系等人安插在重要职位上,完全架空了"代总统"李宗仁,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广州,国民党伪总统府迁到了重庆。四川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老窝,蒋介石在那里再一次导演了"复职"闹剧,而且还成功地离间了有几十年友谊的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亲密关系。李宗仁害怕在重庆成为蒋介石的"阶下囚"。离重庆、经香港到美国定居,而白崇禧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这是蒋介石的又一次"下野"和"复职"。
    总之,蒋介石的"下野"是为了应付一时的失利和搪塞罪责,是在以"一变"应"万变",而一旦时机成熟,他就又堂而皇之地"复职",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因敌而变与处世--避实就虚,以情感人
    在处世之中,常会与其他人发生一些小的磨擦,如何能避开唇枪舌战而巧妙地达到和解的目的呢?或者说当你的能力不允许你与对方正面交锋,你如何应付呢?教你一招一一避实就虚,以情感人。
    讲一个小例子吧!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一位17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
    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贫民顾客。
    他衣衫褴褛,一脸的悲哀、愤怒,他用一种不可企及的目光,盯着柜台里那些贵重的高级首饰。
    这时,姑娘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绝伦的金戒指落到地上。
    她慌忙捡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
    这时,她看到那个30岁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戒指在哪儿。
    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柄时,姑娘柔声地叫道:
    "对不起,先生!"
    那男于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
    "什么事?"
    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什么事?"
    他再次问道,充满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哀怨的神情。
    "先生,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事儿做很难,是不是?"
    姑娘神色黯然地说,眼眶中充满着哀伤的泪水。
    男子长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
    "但是我想,您在这里会干得不错。"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伸手与她相握。
    "我可以为您祝福吗?"
    他转过身,慢慢向门走去。
    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一枚金戒指放回了原处。
    没有批评,没有呵责,然而,姑娘却成功地要回了青年男子偷捡的那一枚金戒指。
    【活学活用】兵法中讲"避实就虚"是因为"虚"比"实"易攻,而且会对"实"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虚"莫过于攻心,以情感人。
    假设这姑娘以硬碰硬,戒指能否要回先不说,必然会给她在店里留下不好的影响,怎比得上运用"绕指柔"将它消于无形呢?
    让我们相信世间的美好,相信人的心灵,只要我们真诚以待!
因敌而变与经济--牛仔裤的由来
    100多年前,美国西部掀起了一股"淘金热",原德籍犹太人李维·施特劳斯抱着淘金发财的希望来到旧金山。但是,当他看到那里已经聚集成千上万淘金的人们后,遂改变了自己的初衷,离开淘金的人潮,自己开了家经营日用品的小商店。
    一次,他携带一些线团之类的小商品和一批供淘金者搭帐篷和马棚用的帆布外出销售。在船上,小商品很快便销售一空,待抵达码头时,他携帆布去推销,可是却未能如愿。懊丧之余,李维听到淘金者抱怨裤子不耐磨,没穿几天就破了。他灵机一动,立刻找到一家服装店,用自己的帆布做了几条裤子,卖给淘金者,很快就卖完了,并接到大批的订单。此后,李维专门从事牛仔裤的生产、销售,并成立了李维·施特劳斯牛仔裤公司,设立专门的服装厂,大批量生产"淘金工装裤",以淘金者和西部牛仔为销售对象。由于这种耐磨的帆布裤适应了人们的需要,既结实又好看,因而销路极好。
    李维·施特劳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矢志不渝地投入到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中。
    李维不断发展自己的事业,根据工人们的劳动特点,不断改进裤子面料和样式,以适应工人的需求,最终,他找到一种法国哔叽布为面料来生产裤子,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与此同时,他还十分注意裤子的实用性。
    因为考虑到人们习惯于将矿石的样品放进裤袋里,先前使用线缝制的裤袋不牢固,李维就在缝制臀部裤袋时改用金属钉钉牢;牛仔服的扣子则用铜、锌的合金材料制成,并在重要的部位使用皮革镶起来。这样,就形成了牛仔裤的特有样式,作为一种时髦服装,它拥有了广大的消费市场。
    此后,李维公司根据人们不同时期消费观念的变化,又不断推出新的样式,使牛仔服做到耐穿,便宜、合身。时至今日,李维·施特劳斯公司已经在世界12个国家设有加工厂,在许多地区和国家设有销售网,形成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令诸多服装加工业同行为之震惊。
    【活学活用】原来,牛仔裤是这样来的!
    商场中的"如神".是要求根据瞬息万变的商情而变,按照商场及竞争者的状况来制定策略,这个如神则要求商家有独到的眼光与魄力。
    当时,耐磨的裤子是主要销售方向,适时适地的生产及销售是十分正确,又有眼光的。后来,李维又能根据劳动的特点进行改造创新,使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堪称"制裤"如神。
因敌而变与演讲--闻一多先生的演讲
    在处世中,倘若能摸透每个人不同的心理,那他就掌握了怎样应付别人的技巧。
    善应变者,克敌制胜,惟一的办法就是临阵不慌,沉着应付,依据客观情况,采取不同对策。打仗如此,处世如此。
    1945年"五四"那一天,云南大学在操场上举行纪念大会。
    到会的人很多,大家情绪都很热烈。
    大会刚开始时,天公偏不作美,下起雨来。许多人争相避雨,秩序开始乱起来。
    主持会议的人连声嚷道:
"不要动,大家站好,就要开会了!……"
    效果还是不大。
    此时闻一多正好在讲台上,主持人就请他出面鼓鼓士气。
    闻一多站起来向正在朝四面移动的人群讲道:
    "同学们!我给你们大家讲一个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周武王决定起义,去打倒暴君纣王。
    就在出兵的那一天,像我们现在一样,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觉得很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
    这时候管占卜的,就说是当参谋的人吧,出来啦,他说这不是坏事,这是'天洗兵',是老天爷帮我们忙,把兵器上的灰尘,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打敌人更有力啦!
    我们今天也碰上了这样的机会,这就是天洗兵!不怯懦的人回来!走近来!勇敢的人站过来!……"
    闻一多先生的话打动了人心,大家都不再走动,会议顺利地开始了。
    闻一多先生在突然下雨的情况下,巧借武王伐纣出师"天洗兵"的典故,使人们深受鼓舞,从而抑制了避雨的举动,人们冒雨听讲,秩序井然。
    闻一多先生应变有术。根据突如其来的情况借题发挥,表现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应变有术,也叫随机应变,以突发事件为话题,能够有效地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保证活动正常进行。
    心理学以为,突然的事件、刺激,是引起人们注意的重要原因,在这些突然刺激出现时,人都会被吸引而忽视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一味劝说人们不去注意突然刺激,效果并不理想。
    闻一多先生未像会议主持人那样焦躁地大喊,而是以"雨"为题,大谈"天洗兵"典故,这就适应了听众的注意特点,加之他又引申出"不要怯懦,勇敢地接受'天洗兵',像武王伐纣那样同黑暗势力斗争"的含义,巧妙地扣住大会主题。
    因此,闻一多先生随机应变的演讲就牢牢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控制了会场局面。
    【活学活用】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能做到用兵如神;能根据对方变化的心理,审时度势,采取不同的对策,能做到处世如神。
    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可谓应变如神。这也是由于闻一乡先生具有高超的语言技巧、镇定自若的气势和机敏的思维,所以才能够在此变化中游刃有余。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