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势篇》第五
 

首页\第5、6讲 知己——造势与运势\
二、造势势--论奇正的变化(《势篇》第五)
浅 说
    《势篇》的"势",是《形篇》的"形"(军事实力)的表现。换言之,"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从哲学上看,"形"是运动的物质,而"势"是物质的运动。《形篇》讲的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势篇》讲的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这两篇是紧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姐妹篇。我们从中也可看出,孙武在认识上,反映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观能动性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孙武在本篇着重论述的是作战指挥问题。它主要表现为正确地变换战术和灵活地使用兵力。
    孙武首先提出了四个范畴;分数、形名、奇正、虚实。这四者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意排列的。他认为,从指挥关系上说,分数(组织编制)是第一位的,能卅治理、提挈全军,这是关键。其次才是" 形名"。对于"形名",历来注家各说不一。我认为杜牧的说法是可取的,他认为"形"指阵形,"名"指旌旗。可以说"形名"就是作战队形的排列之法。孙武所谓"斗众始斗寡,形名是也",其意正如杜牧所注"战百万之兵,如战一夫"。对付兵力众多之敌如同对付兵力缺少之敌一样,在冷兵器时代方阵的排列组合确实是一个关键问题。唯有阵形严整有序,攻防兼备,机动性强,才能真正把《形篇》所计算的"称胜"(优势兵力)表现在作战过程的始终。现次是"奇正",即变换战术和使用兵力,这是孙武在本篇所要论述的中心。最后是"虚实",即避实击虚的作战指导,这是下一篇的篇名和论证中心。孙武的思想逻辑是,要取得作战胜利,首先军队要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再要有一个严正整齐,训练有素,善于机动的堂堂之阵,然后要有精通战术的将领指挥作战,最后是正确选定主攻方向,从而把胜利的可能性变为胜利 的现实性。
    孙武指出:战势不过奇正。"无论攻,防、遭、追、退,从作战指挥上说只有"奇"和"正"两种形式。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又说"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孙武的"奇正"命题,受到后世军事学家的高度重视,认为"奇正者,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也"(王哲《孙子注》)。那么,这个变化无军的"奇正"到底包括些什么内容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注家众说纷纭,有必要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我们知道,春秋时代还没有战争、战役、战斗的区别。因此,孙武所说的奇正之变既可以指现代意义的战略范畴而言,也可以指现代意义的战术范畴而言。在战略范畴内,例如公开宣战是正,突然袭击是奇;从战略(庙算)上权衡敌强我弱是正,而在战场上改变这种态势就是奇;等等。在战术范畴内,方阵本身的方、圆、曲、直、锐各种队形的变换就是奇正的变化。因为方阵之中就区分为正兵和奇兵。当正合作和奇兵分开配置时就构成一个方阵,而当正兵与奇兵收拢为首尾相接的一个整体时就构成贺阵。《吴子·治兵》对于方阵、圆阵的变化有着详明的记载,可以参看。孙廿在本篇中所说的"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指的是圆阵的浑圆的外形,"卒骑转而形圆者"(曹操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十一家注孙子》此句的杜牧注。他对方阵的奇正战术变化作了详细的引证和解说,值得一读。
    其次,正与奇的关系又是主要兵力与次要兵力的关系。我们在《谋政》中用曹操注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兵力五倍于敌时,就以三倍于敌的主要兵力为正兵,二倍于敌的次要兵力为奇兵。然而这不是刻板的规定,"奇正还相生",正兵与奇兵的主从关系是可以转化的。杜牧注说:"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用,循环无穷也。"奇能变正,正能变奇,奇正相变,不可穷尽。孙武所说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兵用于当敌,奇兵才能取胜,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李卫公问对》解释说,"正亦胜,奇亦胜",正兵可以取胜,奇兵也可以取胜。这比孙武所说的以正合,以奇胜,似乎更全面,更辩证,而不致产生疑窦。
    于是,这就提出第三个问题,"奇正"除指奇兵、正兵而外还应当有更为广泛的含义。事实正是这样,在作战指挥上,凡是一般指挥原则和方法(常法)是"正",而临敌制变、慧心独创的指挥原则和方法(变法)是"奇"。例如"十则围之"是正,"围师遗阙"是奇;"绝地无留"是正"陷之死地而后生"是奇,等等。《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对于孙武的奇正有着出人意表的理解。他说:"以奇为下正,使敌视以为正,则吾以奇击之;以正为奇,使视以为奇,则吾以正击之。"这样说把奇正的辩证关系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阐发得更为透辟了。
    战争是智慧的竞赛,更是力量的竞赛。奇正之变毕竟不是戏法之变,要把军队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做到出奇制胜,孙武提出了"势险"和"节短"两个重要原则,这也就是古代兵家所说的"造势"。"势险"说的是军队运动速度,孙武用"激水之疾(急速),至于漂石"作比喻,强调速度是发挥战斗威力的重要条件。"节短"说是是军队发起冲锋的距离,孙武用"鸷鸟之疾,到于毁折"作比喻,要求军队发起冲锋时的接敌距离应象雄鹰搏击小鸟那样以迅猛的速度在短距离上突然发起攻击。"势险"、"节短"就是孙武"造势"思想的要义所在。
好么如何才能做到"势险"、"节短"呢?孙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作战原则-"以利动之,以本待之"。注家们称之为"动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施机动,调动敌人。成功的机动是"造势"的关键。因为机动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和利用敌人的过失或弱点,以便取得主动,形成优势地位。无论古今,机支动没有"示形"(伪装和欺骗)是不能成功的。
    春秋时代的战便表明,机动的样式已出现包围、迂回、伏击、截击、侧击等正面的机动或侧的机动。例如伏击战术,分元前714年郑国的公子突,面对北戎入侵,采取先用勇士诱敌,预设三层埋伏,终使戎师大败(《左传·隐公九年》)。如轮番疲敌的车轮战术,公元前564年,晋国中军元帅智莹提出了"三分四军"(《左传·襄公九年》)的御楚战术。即把晋国上、中、下、新四军分为三部分轮番同楚军作战,使楚军得不到休整。十二年之后,即公元前512年吴国将军伍员更把智莹的这一战术提高到战略范围使用,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吴国对楚国的战略奇袭打下了胜利 的基础。秦郑崤之战,吴楚鸠兹之战、皋长舟之战、乾溪之战等,者了是截击战术,即古人所谓邀击敌人于归路战法的具体运用。攻其无备,则有公元前718年的郑军袭燕、前690年楚军灭息、前655年晋灭虞、前575年郑军胜宋、前537年吴楚鹊岸之战、鲁莒=泉之战、前530年晋军灭肥等不下二十个典型战例。同样,其它如示形制敌、先发制人、持重待机等等,都在春秋时代的战史中出现了。
    孙武对当时的战争经验作出了如下的总结:"乱生于治,怯(QIE、切)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层,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本待之。"在这里,孙武首先指出:作战时部队要能伪装混乱以诱敌,战前必须先有严明的法治;作战时部队要能伪装懦以诱敌,战彰必须先有勇敢的素质;作战时要能伪装弱小以诱敌,战前必须先有强大的兵力。部队实治而敢于示敌以乱,是因为组织有序;部队实勇而敢于示敌以层,是因为态势有利;部队实强而敢于示敌以弱,是因为兵力优势。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条件,欺骗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引诱敌人,敌人必会贪利上当。用小利调动敌人进入我待机地域,然后用主力在较短的距离上,用最迅猛的速度突然发起攻击,打击敌人。这样的战法能否巧妙地运用,孙武认为既要"择人"-选择优秀的指挥员,又要"任势"-造成有利的战场态势。他用沉重的方木与方石,圆木与圆石来比喻"任势"。方木、方石呆板不动,圆木Z、圆石灵活滚动。那么作战指挥也是这个道理,机动灵活的指挥就象把沉重的圆石从高山上飞滚而下一样,用力很小而战果辉煌。显然,这又是"全胜"思想在作战指导上的进步发挥。
    从《势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武的思想是多么缜密,论辩是多么严谨,结论又是多么具有普遍意义。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