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形篇》第四
  
 
首页\第3讲 知己——造势与运势\
一、 造形——论战法必本于政胜(《形篇》第四)
浅 说
    《形篇》之"形",就是形体之意,指客观物质力量,在军事上就表现为众寡、强弱,即兵力数量的多少、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和军事素质的优劣。全篇主要论述战略防御及由防御转入进攻所必须具备的军事实力,中心是说的不打无把握之仗。
    我们用竹书《孙子兵法》与传世本进行校勘,发现《孙子兵法》不仅重视进攻,也重视防御。《形篇》便是一篇着重论述战略防御的专论,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了看出竹书与传世本的区别,再把其中一段重要的文字抄录如下,以便对照。
    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胜也。"
    用竹书校勘后的上段文字为:"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竹书与传世本有两点不同:一是"守则有余,攻则不足";二是"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致力于九天之上"。它的大意是说:同样的兵力,用于防守则兵力有余,用于进攻则兵力不足。又说,善于防守者,首先要使自己如同藏于九地之下一样无隙可乘,然后才能抓住敌人的疏漏,如同自九天而降的飞兵一样进攻敌人。因此,才既能自保(防御以求自保)又能全胜(进攻以求取胜)。由于这两处不同,从而使本篇关于防御思想的论述,更加明显,更加深刻,更加引人注目了。
    可贵的是,孙武对于防御,始终是与进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既不因进攻是夺取胜利的手段而片面地强调进攻;也不因防御是一种有利的作战形式而片面强调防御。他在攻防关系的认识上,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孙武在本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作战指导思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十分明确地表示出不打则已,打则必胜这样一种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思想,反对侥幸求胜的鲁莽灭裂的作战指导。他正是围绕着这一中心,对攻防关系作了极为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为了进行有把握取胜的作战,孙武主张首先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那么什么是"不可胜"和"可胜"的手段呢?他明确回答说:"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由于他认为不可被敌战胜的最好作战形式是防守,因而要求采取防御态势,消灭自己的弱点,巩固自己的战场地位。
    人们不禁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采取防御部署就能做到"不可胜"呢?对此,孙武也作了有分析的回答。至少在本篇中作了这样三方的分析:
    一、"不可胜在已"。因为知彼与知已二者比较,当然知已容易知彼难。自己既对自己的兵力、地形等各方面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因而有把握、有条件作出正确的防御部署。
    二、"守则有余"。同样的兵力用于防御,兵力还有富裕。攻与防所用兵力的比例大体是2:1。《孙膑兵法·客主人分》就说过"客倍主人半"。即攻者兵力两倍,防者为其一半。这是因为防御的一方有工事可以依托,有良好的阵地可以阻遏敌人进攻,俗语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还因为战线较短,后勤供应比攻方要便利容易得多。
    三、地位主动。孙武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以待"二字说就是待机的意思。由于防御者处于"主人"地位进攻者处于"客"的地位。这种主客形势就包含有主动、被动的因素。防御者可以从容地观察攻者的部署和行动,然后趁机予以打击。
    孙武对于攻防、胜负的论述十分谨慎,他只表示;采取防御可以做到保全自己,但能不能取得胜利 他不打包票,那要看是什么样的敌人,所谓"可胜在敌"。
    孙武看到,防御只是"自保"的作战形式,要取得消灭敌人的胜利,还必须采取进攻的作战形式,所谓"可胜,攻也"。对于进攻作战,孙武所企求的胜利 ,仍然贯穿了他的"作胜"思想。在本篇中,对于"全胜"的战略思想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提出"胜于易胜"的指导原则。他说:采取进攻作战所夺取的胜利 ,如果在战争预测上,"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那么怎样的胜利 才是他所企求的标准呢?那就是:"无奇胜,无智 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进攻那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这就是孙武对"胜于易胜"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孙武"先胜而后求战",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胜已败"之敌,不是主观随意想象所能实现的,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孙武提到了两点:一是"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能为胜败正与传 世本"能为胜败之政"含意不同。"正"在这里乃是指最首要、最重大的问题。从这里也可看出孙武对于修明政治,确保法治是十分重视的。虽然在这里只是一句话,然而分量很重。所以对这个问题在这里略而言之,因为在《计篇》中他已详细论述了。
再谈"称胜"-造成优势的客观物质条件。谁胜谁负。张预在注释中引李靖兵法说:"教士犹布棋于盘,若无画路,棋安用之?"就是说:"教士就好象在棋盘上布棋子一样,如果没有画好的路线,棋子怎么能用呢?"认为孙武这一战术计算说的是"安营布阵之法"。张预的解释无疑是符合孙武本义的。因为,孙武既然主张预见胜利要超出众人之上,所以在定下作战决心时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以便去制定作战计划,指导战斗行动,达到他所要求的用最小的代价取最大胜利的目的。
孙武如此周密的战术计算,是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据《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年)》载:晋国的士弥牟修筑成周城,由于他对整全工程的长度、高度、宽度,沟渠的深度、用土的数量、运输的远近,竣工的日期,需用的人工及所要消耗的粮食数量等等,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因而在三十天内如期完成 了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数学的运用已有较高的水平。这也必然反映在战争上。成书于春秋至战国的《管子》中就大量地论述了数学计算在军事上的运用。例如《七法》篇说:"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至于战国时代的兵学家们对于战术计算更加重视,也更加缜密。例如《六韬》中谈到"法算"这一职掌,就是专门进行战术计算的参谋人员。
    孙武把力量对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他要求这种强弱对比如同"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优势。因此,这样优势的兵力一旦向敌发起进攻,就如同蓄积于高山之水,一经决开,奔腾腾而下,莫可抵御。
    按照孙武这样去指导战争,就如同陈?(HAO)在注释中所说的,可以做到"筹不虚运,策不徒发"。每战都仔细计划,慎重行动,非有十分把握决不冒然用兵, 自能战必胜,攻必克。
【应用】
    《孙子兵法》之形篇,虽然只有四百字,但却精僻地论述了在治军乃至治国中必须注意军形(或国形)的道理。只有根据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的强弱,灵机动地采取攻守两种不同的作战形式,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先为不可胜,以敌之可胜"不仅适用于用兵作战,还可适用于政治谈判、经济、体育、乃至处理日常的一些事情。让我们来一一地去看看下面的例子。
    战国后期,赵国李牧御匈奴,就是利用了形篇之中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策略。
    战国后期,赵国北方边防经常遭受匈奴侵犯,赵王经过一番思虑后决定派李牧去驻守代郡雁门一带(今山西省东北部),防御匈奴南犯。李牧到任后,首先从各个方面了解匈奴来犯的前前后后,以及守边的官兵的各种情况。经过多方了解、分析之后,李牧发觉匈奴人多英勇善战,并且每次来犯都经过了一番长时间的精心准备。而本郡的守将都是从内地各处征召而来,将与兵、兵与兵、官兵与百姓等各种关系都不融洽,许多官兵没有在草原上纵马作战的经验,每次出击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一次战败就一直心有余悸,因此每战必败。
    李牧认为,要想打败匈奴,必须首先治理军队。治理好后也不能轻易出击,要等待时机,等各方面时机成熟之后,再一举出击,彻底打败匈奴。于是,他命令全体将士做到如下四点:第一,根据军队实战需要来设置军职,辖区内的租税收入归大本营统一掌管,作为士兵粮饷的来源;第二,平时抓紧练兵,经常教士兵骑马射箭,提高军事素质,同时注意体恤士兵,改善士兵生活;第三,派遣很多士兵,深入匈奴腹地,化装成牧人,刺探军情;第四,要求士兵小心谨慎地管理烽火台,加强监视,一旦发现敌人来犯就及时点燃烽火报警,全体将士没有他的命令只能进入阵地自保,不可擅自出击,违者立斩无赦。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后,匈奴多次来犯,赵军一次也不出击。故赵军每兵每卒都完好无损,赵国的土地一分一厘也没有丢失。这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首先创造了不被匈奴打败的条件。但这一切部被匈奴和赵国官兵及赵王误解为李牧惧战。赵王为此责备李牧,但李牧仍我行我素。赵王大怒,下令撤下李牧,另派一名将军去镇守边疆。那名将军去后,每遇匈奴来犯必去迎战,结果每战必败,并且边防地带因交战频繁,难以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影响军饷收入。赵王无奈,只好再请李牧复出。
    李牧上任后,一如既往地加强自卫和平时的战斗准备。这样经过数年,匈奴无隙可乘,一无所获。而且,李牧还让匈奴进一步加深了对他怯战的印象,使其放松了对李牧和赵军的戒备,而此时赵军已训练得个个彪悍骁勇,且军纪严明,军粮充足,军民关系融洽。将士和百姓士气高昂,都愿与匈奴决一雌雄。
    李牧见时机已到,于公元前245年备好战车1300乘、战马13000匹,组织10万名射箭能手,选拔精兵5万进行严格的实战演习,并宣布破敌擒将的功臣将有重赏。一切准备就绪;李牧让牧民把大批牧畜赶到原野上放牧。匈奴见有利可图,就派小股军队作试探性侵袭。李牧命牧民佯装败走,并丢弃数千赵兵仓皇逃跑,引诱敌人大举进攻。匈奴单于得知李牧败退,果然亲率大军南侵。李牧见机会己到,就派训练过的大军运用已操练过的各种阵法,大破匈奴10余万骑兵。自此后十多年时间里匈奴不敢侵犯赵国边地一次。
    李牧之所以能大败匈奴,就是因为战胜匈奴的条件已足够,再加上匈奴误认为赵军怯战而放松警惕,给了被李牧打败的机会。因此李牧大败匈奴。
    在近代战争史中的中日甲午海战,日本海军大败中国海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运用了《孙子》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用兵原则。中日甲午战争前二十年,中国海军正值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之时,中国海军实力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此时日本海军实力还非常弱小,根本不能与清海军相比。故这一时期,日本海军采取防守策略,只龟缩在其军港附近。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其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以后,其海军装备及作战实力大大加强。于是日本海军就开始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的物资、船只、又派出大量间谍深入中国海军内部刺探军情,并且还培养一大批中国海军官兵充当其走狗,进行破坏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等时机一到就准备发动战争。1894年5月,清兵应邀入朝协助朝鲜政府镇压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出动军舰制造事端。在中日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清政府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却一味寻求回避和妥协的途径。这就给日军打败清军提供了机会。因此,日本海军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对完全没有准备的清军发动了突然袭击。最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写就了中国近代的一段屈辱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后来与日军作战的节节胜利,也是采取了《孙子》"先为不可胜,以待敌可胜"的策略的结果。日本在二战初期为了称霸太平洋,向对其威胁最大的美海军进行了先发制人的策略,于1941年12月偷袭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美军在遭受日军如此大的打击后,理应会对日宣战。但美军深知,珍珠港海军基地被袭,损失巨大。此时如对日宣战,时机还不成熟,没有一点取胜的把握。此时,应注意保护海军和整个作战力量,不能在日军士气最旺时被其战胜。于是,美军紧急备战,加强海、空军的建设。直到1944年,当美国海、空军的战斗力已今非昔比,而日军已陷入势分力弱的地步时,美军遂转入攻势,进而一步步打败日军。美军就是在等待日军可以被其打败的时机转入攻势,一步步打败日军。这的确是美军的高明之处。
    这种用兵之法,在体育中也不乏实例。1996年在美国亚恃兰大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爱尔兰选手奥沙利文就是利用此法,在10 000米长跑中战胜了中国名将王军霞,夺得了此项运动的桂冠。奥沙利文是一名长跑老将,但他深知在中国名将王军霞面前,她的总体实力还是要逊色几分。于是她就采取了丢车保帅的方法。与其在5000米和10 000米两项长跑比赛中都会被王军霞打败,不如积蓄力量,等王军霞和别人在前项比赛中耗去一部分精力后,再在后项中战胜她。因此,她放弃了5000米长跑的角逐,而只报了参赛10 000米长跑的项目。首先,他不让王军霞在5000米中战胜自己,等待王军霞可以被自己战胜的时候去会会她。果然,在10 000米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王军霞终因体力耗得大多,冲刺无力,奥沙利文看准机会,大步流星地超过王军霞,摘取10 000米长跑的金牌。
    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一举成名的世界乒坛小将、削球手丁松,也是利用这种用兵策略打败了世界乒坛老牌名将的。丁松知道,对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决不能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首先沉着应战,利用自己削球的特长,挡住名将的几次狠球,然后与之对抗,拖住他们,让对方心急,乱了方寸,然后再逐渐加力,揪住时机,突然发力,置对方于死地。就这样,丁松逐一打败了几位老牌名将,为自己也为中国争了光。
    在商业竞争中,用此方法的例子亦枚不胜举。大家知道,犹人很聪明,非常会做生意,但如果碰上了日本人,也很难得占上便宜。因此,他们对待日本人就采取"以待敌之可胜"的况,日本政府利用各种手段来阻止这一事态的发生,但仍效果甚微。在采取各种手段的时候,日本政府疏乎了,没及时关闭的外汇市场。犹太人迅速抓住这一机会,根据日本《外汇预付制度》,把大量美元抛售给了日本,从而赚了巨额的日元升值差价。根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日本政府的大意,致使日本国民每人掏出近5000日元给了犹太商人。
    形篇中论述的"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这种自保而全胜的法则,自古亦为兵家、商家所借鉴。如明朝后期,袁崇焕筑城御金兵就是用此兵法恰到好处的一例。
    明后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女真在其首领努尔哈赤的统领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能征善战。努尔哈赤看到明王朝统治日益腐朽,边防日益废弛,一再向明发动进攻,并一直扫到山海关。明朝官员一片慌乱,是退守关内还是在关外设防,两种观点悬而未决。这时兵部职方主事袁崇焕经过一番调查后,主动请缨。朝廷于是就派袁崇焕去山海关上任。
    袁上任后,经过详细了解分析,认为应在山海关外8里设重关,采取坚守关外、保卫关内的方针。但此举遭到朝廷一些人的反对,未完全执行下去。袁崇焕只得撤除关外大部防线,而只留下关外宁远这最后一道防线了,努尔哈赤听说朝廷换了主帅并撤除了关外的大部驻军,满心欢喜,认为灭明的机会到了。于是在公元1626年1月14日,带领13万清兵,号称20万,浩浩荡荡直奔山海关,进逼宁远。当时宁远守军才10 000多人,如不采取策略,则守城将士将与宁远化为灰烬。于是,袁崇焕采取坚壁清野的方法,把自己的兵力深深地隐藏于城内不让士兵出城迎敌,不让努尔哈赤知道宁远城内兵力的底细。另外,他又让城外的百姓携带防守器具,迁入城内,并放火烧掉城外所有民房。为鼓舞士气,袁崇焕又刺血为书,表示自己与宁远共存亡。在他的带领下,全城军民上下齐心,誓死保卫宁远。第一天,清兵来攻城,袁下令城中官兵只许在城墙上还击,不得出城作战。第二天,努尔哈赤重新调整队伍,选拔高大强壮的士兵披着铁甲,顶着盾牌,分几十处进攻宁远。袁指挥士兵沉着镇定,等清兵快到城下时,一声令下,城上将土一齐开炮,打得攻城清兵死伤大半,阵脚大乱,努尔哈赤亦受重伤。努尔哈赤惧怕袁崇焕采取其他计策,于是下令撤军。袁崇焕此时率领明军将士杀出城去,一直追杀清兵30里,歼灭清兵10 000多人,然后得胜回城。
    袁崇焕之所以没有被清兵击败而又打了胜仗,主要因为是他在条件相对非常悬殊的情况下,不暴露自己的兵力,并且把所有的将士深深地隐藏在城内,让清兵不知底细。不然,清兵如果知道宁远只有10 000余人的话,那努尔哈赤决不会收兵。如果宁远将士出城迎敌的话,那10 000多人早就为国捐躯了。当清兵撤退、阵脚大乱时,袁又抓住机会,让全城将士倾城而出,像有很多将士从天而降一样,狠狠地打击清兵。袁崇焕之所以敢出城追击清兵,主要还是欺负清兵不知袁崇焕的底细。如果知道袁只有10 000多人的话,努尔哈赤定会指挥清兵重新杀回来。
    本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是采取过这种自保而全胜的用兵之法。
    在朝鲜战争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凭借其强大的兵器优势,狂妄自大。南韩李承晚的部队在美军的指导和装备下,战斗力亦十分可观。而中朝军队在第四次战役前,重武器几乎没有,对付敌空中优势的武器只有一个团的36门高炮。因此,对付敌强大的空军和装甲兵的优势,中朝军队几乎是无计可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后,在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的指导下,各级指战员采取了"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策略。加紧地下工事的构筑,把军队深深地埋藏在地下,并且把地下工事全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坚固的地下长城,不让敌人知道我们有多少人,都在哪里。等敌人步兵攻上来之后,我们部队突然冒出地面,狠狠地打击敌有生力量。另外,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多采用夜战的方法。首先利用夜暗的掩护偷偷接敌,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战略战役部署,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敌实行攻击。这些似天上掉下来的神兵神将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很多美国鬼子在梦中就死去了。利用挖地下工事,对付敌坦克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爆破兵利用地下工事的掩护,躲过敌坦克的视角、射角,秘密接敌,像天兵一样突然出现在敌坦克左右或后侧,打死坦克内敌人或炸毁敌坦克。对这种防守方法,毛泽东在1952年8月评价说:"能不能守,办法就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钻地道。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等敌人进入阵地,我们就反攻,给他极大杀伤。"
    就是这样,我志愿军既减少了伤亡的人数,又逼着美国佬乖乖地回到谈判桌上来签字。
    二战期间,英国针对希特勒强大的空中优势,也采取了善守的方法。英国伦敦地下避弹室,建在地底下70英尺深处,其中有地下内阁、战时首相邱吉尔及其阁员的工作房间127间。每间房顶上有通风管、空气调节器等设备。正是凭借这些工对德的反攻创造了机会。
    1990年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败了伊拉克,基本上达到了自保而全胜的目的。其成功的经验就是采取了善攻的优势,其进攻部队几乎都是从"九天"之上而来的。
    多国部队首先在限期伊拉克撤军时间过去的第三天凌晨3点,突然对巴格达市进行空袭,在以后的43天作战中,又不时地出动总计2780多架固定翼飞机,进行11余万架次的空袭。在地面作战中,美军也采取神兵从天而降的方法。美利用60架"黑鹰"直升机和30架"支奴干"直升机运载空中突击师越过伊军阵地,切断伊前后方之间的联系,很快击溃、击败了伊军。
    《形篇》中还论述了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已经处于容易被自己战胜的位置上的敌人。这种道理在贸易、商业中多为那些技术较落后、资金实力较差的国家或商家所采用。如我国在对外贸易出口的战略上就是这样做的。我国出口的产品中,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落后的机床、工程机械等重工业产品,就不能进入欧洲或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而只能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不发达地区。因为在那里,我们的重工业产品在人员培训、价格上占很大优势。容易击败发达国家较贵的重工业产品。出口到美国、西方国家的只能是自行车而不是汽车。因为我国汽车在那里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没有一点优势。而自行车则以价廉物美的优势占据了那里的市场。出口到俄罗斯的只能是轻工业产品。因为俄罗斯重工业非常发达,而轻工业非常落后。中国各种各样的轻工产品在价格、样式上比其他国家占着绝对的优势。
    总之,善于用兵的人要修明政治,发展经济,保护法制。在平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只有政治昌明,经济强盛,民族团结,这个国家才会强大,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这也是我们学习《孙子兵法》最重要的经验。

    【浅析】
    本篇名为《军形篇》,从内容来看,"形"所指的是军事实力,即力量的强弱。孙子在下一篇《兵势篇》中说:"强弱,形也;勇怯,势也。"而且尤为集中阐述了"强形"之兵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通篇共提出了五对矛盾:敌己、胜败、攻守、动藏、余缺,这其中敌我应该是基本的矛盾,并且强调己方是主要方面。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依靠己方的力量与谋划。开篇提出"先为不可胜",即要求善战者,先创造出不被敌人打败的条件,再等待机会来打败敌人。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再去求战。
    孙子说:"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也。"意思是说,所谓善于打仗的人,他的胜利都是取自于容易被战胜的敌人,而如何使得"胜于易胜"呢?要通过创造条件,伺机取胜,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而且,应从最容易的地方,从敌人最薄弱的环节下手。
    本篇还提出了兵法的五个原则:地域面积,物质资源,出兵数量,兵力强弱,最后的胜利。这五个原则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