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兵法原文
  
首页\第一讲 《孙子兵法》根柢与流布

第二、孙武军事谋略的植根的客观土壤
    1、农战合一的生存发展方式
    在古代,土地是部落联盟的生活之源,土地纷争引起战争,战争胜负依赖土地,土地开拓又依赖战争。社会历史的如此往返循环,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华夏民族生活的主旋律。它不仅构造出一个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而且孕育出融农耕文化和军事文化精华的制胜智慧。
    在氏族社会,为了争夺有利于维持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部落内部分化出的不同势力群体之间常常发生械斗,部落之间更是频繁厮杀,于是招来了人类文明的助产士--战争。人们借助战争开疆拓土,征服异族,向天下之中渐进。正因为这个原因,如今已发现的原始村落多有防护设施。如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周围有壕沟,沟内侧有木桩和树枝构成的栅栏,还留有寨门、设有哨所。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聚落,四周的大围沟长500多米,深5一6米,口宽5一8米,内侧沟壁陡直,据研究该聚落人口约300左右,而仅大围沟就需成千上万的土方工程,这在使用木石工具的时代,无疑十分艰巨。它的存在证实在氏族制度下氏族部落对防务的重视及战争对正常社会生活的威胁。
    战争的频繁出现,成为加剧各氏族部落的分化和融合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致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三大集团,即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三大集团虽各据一方,却又彼此觊觎,不时进行大规模战争。
    按先秦文献记载,在距今5000年左右,三大氏族集团之间爆发了几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就是华夏集团内部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炎帝、黄帝联合起来与东夷集团蚩尤的涿鹿之战。
    黄帝族统一黄河以北地区后,其首领轩辕氏自然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领袖,最高军事长官。此后,战争的确"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频繁出现,越演越烈。从夏禹到周武,从齐桓到秦皇,无不是以这种"营生"开疆拓土,夺取天下的。
    中国人面对的地理环境实际上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大陆性环境:西北为帕米尔高原,山路崎岖,虽有一线可通,巨大而高寒干旱之区,在整个古代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西北地理极限。西南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成为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天然分界,而横断山脉阻隔及热带丛林瘴疠之区,越往古代越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往的障碍。北方地势起伏不大,为广漠无垠的草原与沙漠,人烟极稀。东面自黑龙江东部沿海直到东南沿海,有2万多公里的海岸。在先人们的心目中,他们的国土就是世界,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了"天下"。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土地争夺来了人类文明的助产士--战争:土地是农业的根本,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生活基础,同时也是引起各氏族部落逐渐汇聚的主要因素。而我国中原的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于农业生产,因而不断吸引着散布于各地的氏族部落作向心性的迁徙。在氏族社会,这种迁徙主要是以部落的分化或融合的方式进行的。为了争夺有利于维持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部落内部分化出的不同势力群体之间常常发生械斗,部落之间更是频繁厮杀,于是招来了人类文明的助产士--战争。
    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战争由单纯攫取土地和财富演变为争夺政权乃至整个天下的主要途径。战争规模也随之而日益扩大。双方交战时那种戈相拔、剑相及、人嚣马叫的壮观场面可想而见。这时,战争虽然越来越激烈,同时也越来越脆弱,比以往更加依赖于土地。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双方智慧的较量和力量的拼搏,更取决于彼此物质基础的状况。人们要想赢得战争,必须充分利用土地,发展生产,积累财富,为战争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否则,战争就难以为继,难以取胜。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使中华民族逐步形成重整体、重综合、重宏观的独特视角,以及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这种独特视角和思维方法在农战合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军事领域,日渐产生出高度重视战争、长期准备战争、讲机变、重权谋的制胜智慧。无疑,它是衍变为孕育孙武军事谋略的思想基础。
    
2、刚柔两种文化是孙武军事思想的主观渊源
    中国是以农业文化为主的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国度,农牧民族文化发展既分野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柔合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受地理条件制约,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及民族,如果以黄河为界,大致黄河以北是农牧文化混合区,黄河以南基本上是农耕文化区,并由此形成两种民族文化性格。
    黄河以北,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地相连、人相杂,相互依赖。游牧民族的生产力与生存常常遭受天灾袭扰,生活大起大落,生存无法保障与稳定,常常不得不对农耕民族的部落发动袭击性的战争。农耕民族为了确保自己安居乐业,对于游牧民族的掠夺和入侵,只有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修城筑垒,进行防御性的战争,并在防御作战中开拓疆土,扩大防卫屏障。游牧民族向来以勇猛善战著称,他们一次次旋风般地南下掠夺,逐渐使中原一带的农耕民族也染上尚武精神。
    相对而言,黄河以南的农耕民族人口比较密集,文化比较发达,生活常常比较稳定可靠,没有不进行战争就不能生存下去的必要性;因为不愿战争,讨厌战争行为。这一生活环境造就农耕民族对外敌的入侵和掠夺往往通过外交或谋略等"柔术"或挫败,或化解战争。
    中国的先民们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形成了大体是北刚南柔的军事谋略思想,形成了"以刚克柔"和"以柔克刚"的区别。这种区别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北方兵家往往重视战争,崇尚实力,主张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南方兵家虽同样重视战争,但往往强调斗智不斗力,通过使用政治、外交和谋略等手段克敌制胜。
    其次,北方军队善于方阵对列,以声势浩大的车战攻城夺地,习惯于先礼后兵,突发制人,南方军队则不拘泥于战阵之规,往往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发挥人的智谋,与敌周旋,善于隐忍待机,后发制人。
    刚柔结合造就的兵家性格: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孔子
    "南方与北方的中国人被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之大,不亚于地中海人与北欧日耳曼人的区别。"(《中国人》)概略而言,北方人"粗犷豪放",南方人"温柔和婉"。
    反映在军事思想上就形成了"以刚克柔"和"以柔克刚"的区别。这种区别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北方兵家往往重视战争,崇尚实力,主张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南方兵家虽同样重视战争,但往往强调斗智不斗力,通过使用政治、外交和谋略等手段克敌制胜。其次,北方军队善于方阵对列,以声势浩大的车战攻城夺地,习惯于先礼后兵,突发制人,南方军队则不拘泥于战阵之规,往往水陆并用,与敌周旋,善于隐忍待机,后发制人。
    孙武经历北、南方两种文化熏陶:《孙子兵法》中,他一方面以石喻兵,强调以石击卵,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战胜敌人,如在《势》篇中以"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来表示有利的作战态势;另一方面,他又以水喻兵,要求以柔克刚,通过巧妙运用一系列谋略使敌人屈服,如在《形》篇中以"如决积水于千仞之溪"来比喻在最佳状态下发挥军队的战斗力。《虚实》篇则直接说兵形像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地而制胜",强调用兵之木如同水流,贵在灵活变化。显然,这种文武并重、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的谋略思想来源于南北两种文化,是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制胜智慧互相交融的产物。
    当然,这些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南方某些大国也常常试图向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发展,屡次北上征战,如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鄢陵之战等。随着南北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种民族思想特点也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军事上,南北两种兵家思想同样彼此融合,互相补充。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