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论坛
留言 簿
兵法原文
  
首页\第一讲 《孙子兵法》根柢与流布
第三、古代军事思想是孙武军事谋略的直接来源
    有人说,《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兵书。这是不确切的。应当说,《孙子兵法》只是中国现存军事典籍中产生最早、最为成熟的一部兵书。因为,在它之前中国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基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所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的共识,历代君臣名士都热衷于议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涌现出异彩纷呈的兵学思想,以至出现了专门的兵家和兵书,从而构成孙子军事思想赖以产生和成熟的文化之源。

     1、异彩纷呈的军事谋略思想
    (1)甲骨上衍生的军事谋略萌芽
    孙子在《计》篇论述战略谋划问题时,曾用了一个古老的军事术语--"庙算"。他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本是古代祭祀祖先与商议大事的地方,亦称庙堂。"算"是古人计算的工具--一种直径一分,长度六寸的竹制筹码。张预注《孙子》说:"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后入遂将这种活动的称呼引申为广义上的战略谋划。"得算"的多少表示作战条件的利弊,多则有利,少则不利。追溯起来,这种谋划形式最早应当源于占卜活动。远古时代的先人们凡事都要祭祀神灵或祖先,以求问凶吉。战争是关系人们生死存亡的大事,自然是每战必占的。殷商时期,人们发明甲骨记事的方法后,每次问占的结果便刻在甲骨之上。这种原始的战争预测术,在形式上显然就是庙算的雏形。
    (2)《易经》中蕴含的军事哲理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卜筮之书,约产生于西周初期,其内容极其广泛,其中某些卦的艾辞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活动和军事思想。所以,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说:"盖《易》之为书·兵法尽备,其理一矣。"综观全书,其军事思想主要体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在有关战争全局的战略问题上,一是主张尽量避免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反对恃强凌弱。《兑·初九》艾辞说:"和兑,吉"。"兑"即"悦"。意思是说,国与国之间需和谐共悦,才能吉利。《兑·九二》交辞:"乎兑,吉。悔亡。"这是说,国与国之间以诚信相待,就会吉利,如有反悔,就会灭亡。"六三"爻辞:"来兑,凶。"说的是某一国家依靠强大的武力去威胁别国,强迫其服从自己的意志,便是凶。二是主张师出有名和进行自卫性的防御作战。尽量避免战争并不等于完全反对战争。《谦·上六》爻辞说:"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强调迫不得已进行战争的情况下,在战前则必须取得道义上的主动。《蒙·上九》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指出攻打愚昧、昏乱之国容易取胜,主动去侵略别国不利,进行自卫性的防御作战则有利。三是重视民众在战争的作用。《晋·六三》爻辞说:"众允,悔亡。"认为如果能得到众人的信任,取得战争的胜利便没有困难了。《观·六三》爻辞说:"观我生,进,退。"要求观察了解我"生民"的意愿,以此来决定战争中的进和退。上述这些,孙武进一步升华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兵法-计篇》)
    在有关作战指挥的战术问题上,一是强调军队纪律的重要性。《师-初六》爻辞说:"师出以律,否藏,凶。"意为军队出征打仗要执行严格的纪律,不然就会打败仗。二是强调进攻要大胆果断。《晋·九四》爻辞说:"晋(进)如鼠,贞厉。"认为在进攻时如果畏首缩尾,必然导致失败。《同人·九四》爻辞说:"乘其墉,弗克,攻,吉。"意思是说,攻城者登上城墉,而守城之敌未退,攻者如不抓住时机继续攻打,则城不易被攻下,只有不断攻打,才能取胜。三是强调抢占有利的制高点。《同人-九三》爻辞说:"伏戎于莽,升高其陵,三岁不光。"意在提醒将领,战前要设法使军队埋伏在莽草丛中,并抢占高陵--有利的制高点,往往能战胜敌人,并使敌人大伤元气,多年得不到恢复。
    《易经》中还有许多关于备战、治军、后勤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如同上述有关战略、战术方面的一系列主张一样,不少观点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促进军事思想由原始的感性认识向系统的理性认识转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对《孙子兵法》的诞生提供军事哲理知识。
    (3)军事谋略兵书雏形的问世
    孙武在《军争》篇中为了说明战场指挥号令问题引用了一段古兵书的话,即"《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由于翻译不准确的缘故,不少外国人以为《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因此读到这里时难免产生疑问--《军政》是一部什么书,从《左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它是产生于春秋中叶以前语录式的论兵专著。与其同时期产生的还有《令典》、《军志》。虽然这些兵书早已散佚,但从先秦史籍和兵书所引用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闪光的军事思想。
    如《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宋国的华登以吴师攻宋,厨邑大夫濮对宋公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盍及其劳且未定也伐诸!若入而固,则华氏众矣,悔地无及也。"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心",就是说的先发制人,争取主动。进攻在敌人之先就能先声夺人,首先从心理上战胜敌人,即俗语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人有待其衰",就是说的后发制人,等待敌人衰竭以后再乘机收拾它,这是以退为进的战法。这段引文在《左传》中先后三次出于不同谋士之口,足见其影响之广。
    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楚子告诫楚国统帅不要进攻晋师,他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者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所谓"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是说在作战中要量力而行,可战则战,不可战则退,要适可而止。所谓"有德者不可敌",是说要加强"德治",国家政治清明,军队作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也有类似的引文:"《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又曰:'强而避之。'"
    尽管以上仅摘取了几句佚文,但仅从这些佚文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军志》、《军政》是很有些一分为二特点的。它们既强调先发制人,又注重后发制人,既讲究精神效果,又主张量力而行;既着眼于军事斗争,又着眼于政治斗争。论兵之言达到如此辩证的程度,充分说明此时兵家已脱离占卜而别立一宗,形成了一家之言。为孙武构建世界第一部军事谋略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理论框架雏形。
    (4)老子论战之理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军事思想散见于后学集其遗说所编成的《道德经》之中。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曾被人称为兵书,唐王真说:《老子》"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叙表》宋苏辙也说:"……此凡于用智也,与管仲、孙武何异?"(《老子解-卷二》应该说,《老子》本身不是兵书,而是哲学著作,但其中以"贵柔"为核心的一系列军事观点对后世是有深刻影响的。
    老子"贵柔"表现在用兵艺术上,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善胜敌者不与",二是"不敢为天下先"。从"不以兵强于天下"的基本观点出发,老子提出在作战指导上所应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为"善胜敌者不与。"他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所谓"不与",即不和敌人作正面的交战。这一思想和孙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的思想有一致之处。在作战指导上,老子提出后发制人,以退为进的原则。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些原则应用到军事领域,其含义就是:要战胜敌方,首先要进行退却防御,然后再寻找时机进攻。所以,他说:"进道若退",如果只顾进攻,便会陷入死路,"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不过,另一方面老子又过分拘泥于后发制人的观点,主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只注重防御,而不敢实行有利的进攻,这就把后发制人的作战原则凝固消极化了。
    老子的军事思想除"贵柔"外,还有重视备战、强调奇谋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他提出:"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又如,他强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运用"奇"、"正"的范畴,把"用兵"和"治国"在方法上的不同作了区别,体现出他对军事活动和政治活动不同特点的认识,他提出"奇"、"正"范畴和"正复为奇"的命题,对于兵家谋略的丰富与发展不无启发作用。如孙武在《孙子兵法-势篇》中写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何。 "
    (5)孔子谈兵之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军事谋略思想虽不系统,却也称得上比较丰富,不少观点颇有独树一帜的特点。
    首先,孔子最先提出了慎战的观点。《论语》说:"子之所慎,斋、战、疾。"可见孔子早对斋戒、战争和疾病是待慎重态度的。但是,他并不反对战争,而是主张"足兵",平时做好战争准备。《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段问答表明,孔子认为国家如能做到粮食、军备充足,老百姓对国家就有信心了。显然,他是把"足兵"作为立国的三项条件之一看待的。孔子这一看法虽很简单,却对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其次,孔子明确提出先教而后战的主张。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不仅重视"文教",也强调"武教"。他认为要让人民去替统治者作战,首先需让人民接受军事教育。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第十三》)还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同上)在军事教育的内容方面,孔子主张教之六艺中的两项,即射、御。这些观点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军事教育的开展与深入。
    再次,孔子要求将领必须足智足勇足谋。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将领首先应具有"好谋"善恩的素质。《论语·述而》记载:"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侮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在这里,孔子欣赏的是遇事谨慎,多谋善断的人,反对那种空手打虎和无舟渡河的有勇无谋者。同时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也必须具有"勇"的品质。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提出一个人应有六种品德,其中就有"勇",但他提倡的勇是"义勇",他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即主张"义"和"勇"联系起来,以"义"规范"勇",这同单纯提倡"勇"有所不同。孔子还强调军事将领必须"足智",认为"智者不惑"。
    孔子有生之年曾经周游列国,到处传授自己的思想。因而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他的这些军事观点伴随着儒学的传播而广为人知,影响深远。
    除上述诸说之外,《尚书》、《逸周书》等史籍中也有不少精辟的论兵见解。尤其是《逸周书》中的"柔武"论,可谓开积极防御思想之先河。总之,无论兵家言战还是文人谈兵,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各家的论兵思想无疑都为孙子提供了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换言之,正是因为孙武善于博采众长,才得以写出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详备富瞻的内容的集大成之作。

    2、历史悠久的齐国军事谋略思想
    孙武出生于齐国。这是一个北临渤海,南依泰山,沃土千里的富饶之区。这里适于桑麻,便于渔猎,富有布帛鱼盐之利。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必然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思想文化的早熟。据史书记载,齐国始建于西周初年,并在齐大公的治理下迅速强大起来,直到战国之未的八百年间,"常强于诸侯",一直是长盛不衰的军事大国。孙武就是生长于这样一个军事大国,而且生活于一个军事世家,这必然使他深受齐国军事文化的熏陶,领略齐国兵学传统的神韵。不言而喻,齐国悠久的兵学传统无疑是孙武成为兵圣的直接源泉。
    (1)姜太公辅周之谋
    姜太公,即齐国的创始者吕尚,司马迁认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吕尚的谋略,所以他说:"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史记·周本纪》)
    吕尚不仅有战争实践,而且有军事理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著有《六韬》、《谋》、《言》、《兵》等多种兵法著作可惜均早已散失。人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六韬》未必周初之`作,很可能它最早只是记载吕尚军事思想的语录,后来不断为人们增饰,至战国时才最终成书。尽管不是吕尚亲著,其中的观点与他的军事思想有渊源关系则是无疑的。诸如"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好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六韬·武韬》)等,显然都是对吕尚进言的追记。由此可知,吕尚既是齐国的创始者,也是齐国兵学的奠基人。无怪乎司马迁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
    (2)管夷吾图霸之略
    管夷吾,字仲,是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宰相。《史记》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为齐桓公谋划了一个称霸天下的宏伟战略,即先富国强兵,后兼并天下。为此,他设计了两方面的具体措施。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恢复和提高齐国的综合国力,军事上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迅速建立一个兵农合一,兵政合一的武装力量体制。四十多年里,齐国一直雄踞诸侯之首,为天下霸主。其次,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借口捍卫周王朝,一面灭掉屡犯中原的狄、夷等族,趁机吞并邻近小国,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和战争能力;一面屡次会盟诸侯,与各国建立军事联盟,以增强自己影响力和绝对权威:桓公依计而行,七年之后(公元前679年)"诸侯会桓公子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孔子称道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管子》一书收录了大量春秋时管仲的治军思想和言行。其中的"七法"、"兵法"、"大匡"、"小匡"、"霸言"、"地图"、"参患"、"制分"、"势"、"九变"等篇都涉及到军事问题,而且多属战争方略。他主张"至善不战,其次一也",认为最好不战而胜,如迫不得已而战,则力求一战而胜。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齐国谋略思想,使齐国兵学进一步发展。
    (3)田穰苴治军谋略
    齐景公时,齐国又出了一位大军事家田穰苴,因官至大司马,又称司马穰苴。在齐国历史上,这是一位以执法如山,治军严谨著称的军事将领。
    《史记·太史公自序》称:"《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又曰:"自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人国则民德废,国容人军则民德弱"。
    田穰苴出身贫寒,很早就投身行伍,由士兵当到卒伍一级的小军官,并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练就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才能。景公二十年(公元前528年)左右,晋、燕两国联合攻齐,景公当即任命他为将军,率军抗击晋燕之军。穰苴自知这样的突击提拔难以服众,希望景公专门派一位重臣为监军帮他坐镇。景公欣然应允,指派他平时宠幸之臣庄贾,与穰苴一起出征,穰苴当即与庄贾约定:"明日中午时分,在军门会面。"第二天,庄贾因与亲戚朋友酒宴话别傍晚时分才珊珊而来。穰苴怒不可遏,喝令斩首。庄贾闻言大为震恐,急忙派人驰报景公。穰苴认为"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果断按军法从事。当景公使者拿着赦免令牌闯入军营时,庄贾已人头落地。穰苴又以未经许可私闯军营为由,处死使者的车夫及左骖,以示对景公的惩罚。三军将士受到极大震动,深感军纪威严,在随后的作战中个个奋勇争先,莫敢懈怠。齐军由是声威大震,势如破竹,晋、燕之军闻风丧胆,先后主动退兵,齐国失地完全收复。他用自己的战争经验和治军思想"申明"《司马兵法》,以进一步严明军法。
    从现存篇章中不难看出,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是相当丰富的,既有军制、军法、军礼的规定,又有阵法、战法等方面的阐述,其中尤为可贵的是,他把治军与理国紧密结合起来,从战略高度统筹军事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孙子兵法》战略篇就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从姜太公到田穰苴,齐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兵家文化。这里兵家层出不穷,兵法丰富多采,兵书弘廓精深,为一代兵圣的问世营造了浓厚的军事文化氛围。

    3、田氏家族的尚智传统
    田完的子孙主要以有勇有谋而著称,其中以田无宇、田书战功最多,声名最为显赫。
    田无宇是田完的第四代孙,也就是孙武的曾祖父。他以勇力事齐庄公,参加了一系列对外战争,屡建战功,因而颇受宠幸,官至上大夫。公元前567年的齐国灭莱战役,经过一年战斗,齐军获胜。班师归国时,田无宇代表凯旋的齐师,"献莱宗器于襄宫"(《左传》襄公六年)。可见,他在这场战争中是负有指挥责任的齐军统帅。公元前549年,晋国将进攻齐国。齐庄公便派田无宇前往楚国请求救援,楚国果然出兵。楚军先攻晋之属国郑,晋军只得放弃攻齐而救郑,齐国之危由是得解。公元前532年,齐国内部田、鲍与栾、高四大家族混战,无宇曾率田、鲍之甲兵大败栾、高,并分其室。
    田书,屡建战功,官居大夫。齐景公把乐安郡(今山东惠民县)封赐给田书,并赐姓孙氏,以表彰其功劳。
    在孙武的家族中还有一位杰出人物,那就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大司马田穰苴。《史记》称,他是"田完之苗裔"。尽管穰苴并非孙武的直系宗亲,毫无疑问,作为孙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他的征战业绩和谋略思想必然在整个宗族中流传。
    孙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有丰富军事思想传记的家族。这是一个长期处于社会变革、战争频仍时代的家族,也是一个长期在政坛风云中纵横捭阖的家族。这个家族从孙武的少年就将其熏陶锻造成为一个深谙军事知识的人才,引得他走向军事谋略的思想颠峰。它为孙武独具慧眼,准确把握战争真谛,创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家族中重智尚谋的传统为孙武营造了一个学习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的良好氛围。"兵凶战危"。春秋时期,兵书通常是藏之于金?石室的,仅供统治集团上层人物阅读。孙武家族世居高位,无疑为孙武广涉先人文化典籍,尤其是军事典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孙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有丰富谋略艺术和勇武精神的家族
    首先,它在客观上为孙武提供了洞察统治集团上层斗争的机会,使他切身感受到时时代的脉搏,深受新兴地主阶级世界观的影响。同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也锻炼了他善于应变的机智才干。
    其次,祖辈的征战历史为孙武提供了认识战争的天然条件,使他很早就接受了军事启蒙教育。耳濡目染的军事文化熏陶,使他得以透过祖辈的英雄业绩以及中华民族的战争史,深刻领悟农战合一所孕育的制胜智慧。
    再次,家族中重智尚谋的传统为孙武营造了一个学习中华民族优秀军事文化的良好氛围。"兵凶战危"。春秋时期,兵书通常是藏之于金?石室的,仅供统治集团上层人物阅读。孙武家族世居高位,无疑为孙武广涉先人文化典籍,尤其是军事典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他得以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

上一页 下一页

 
CopyRight @2002 福州大学军事教研所 陈润华 张磊 林发
13706943876 13628643870
E-mail:rhc121@msn.com